[发明专利]一种红外触摸屏触摸点识别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0632.2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8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艺梅;王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触摸屏 触摸 识别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红外触摸屏触摸点识别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该方法包括:在一个扫描周期内,执行所有n个扫描方向的扫描,以获得每个扫描方向上的触摸区域;对于任意一个扫描方向上的触摸区域,获取该触摸区域与其他扫描方向上的触摸区域的交叠区域,以得到候选判定区域;若候选判定区域为m个扫描方向上的触摸区域的交叠区域,则设置第一扫描方向上与候选判定区域的轮廓线相交的虚拟光路边界;若在虚拟光路边界内无第一扫描方向上的光路通过,则确定候选判定区域为真实触摸点,其中,n为大于2的整数,m为小于n且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本申请应用于红外触摸屏触摸点识别。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红外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触摸屏触摸点识别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
背景技术
触摸屏(也称为触控屏)可以检测到在显示区域内触摸点的存在和触摸点的位置可以简化人机交互。在目前的触控技术中,红外触控技术因为具有环境适应性强、寿命长、可识别触摸点数多等优势被广泛应用。
通常红外触摸屏为矩形结构,如图1所示,由一个长发射边11、一个长接收边12、一个短发射边13和一个短接收边14组成。在发射边11上有若干发射灯111,相应接收边12上对应有若干接收灯121,通常采用1对1或者1对多方式进行扫描,图1以1对3方式进行扫描为例,一个发射灯111可以在三个扫描方向(如1中表示为方向1,方向2和方向3)上发光,对面3个接收灯121同时接收该三个扫描方向上的光,如此在一个扫描周期内发射灯依次发光,相应的与发射灯对应的接收灯依次接收,从而形成光网。目前可以根据扫描方向上红外光路是否被遮挡判断是否发生触摸事件,并判断触摸点位置。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传统的多边形叠加法识别触摸点,具体的如图2所示,通过各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相交,交叠区域形成一个凸多边形,该凸多边形中的区域为触摸点,目前认为采用该多边形叠加法识别出的触摸点为真实触摸点。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的触摸点是四个扫描方向(分别为方向1至4)下的触摸区域相交形成的触摸点(也即凸多边形A),其中,每个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为每个扫描方向连续被遮挡的2条光路组成的区域。
由于上述传统的通过多边形叠加法识别触摸点的方法,只采用被遮挡光路来识别触摸点,而没有考虑未被遮挡光路对触摸点精度的影响,因此在其确定的触摸点不是由触摸屏的所有扫描方向的触摸区域相交得到的交叠区域的情况下,可能会丢失该触摸点(也即不识别该触摸点),从而对触摸点的识别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红外触摸屏触摸点识别方法、装置及触屏设备。能够提高红外触摸点的识别精度。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红外触摸屏触摸点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一个扫描周期内,执行所有n个扫描方向的扫描,以获得每个扫描方向上的触摸区域,每个扫描方向上的触摸区域为每个扫描方向上单条被遮挡光路或连续的至少两条被遮挡光路组成的区域;其中n为大于2的整数;
对于任意一个扫描方向上的触摸区域,获取该触摸区域与其他扫描方向上的触摸区域的交叠区域,以得到候选判定区域;
若候选判定区域为m个扫描方向上的触摸区域的交叠区域,则设置第一扫描方向上与候选判定区域的轮廓线相交的虚拟光路边界;第一扫描方向为没有与候选判定区域交叠的扫描方向,m为小于n且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若在虚拟光路边界内无第一扫描方向上的光路通过,则确定候选判定区域为真实触摸点。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
若候选判定区域为n个扫描方向上的触摸区域的交叠区域,则确定候选判定区域为真实触摸点。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
若在虚拟光路边界内有第一扫描方向上的光路通过,则采用光路分割候选判定区域,以获得至少两个候选判定子区域;
对于每个候选判定子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06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