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混合感测器的手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9892.8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5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卢文哲;刘育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455;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王馨仪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混合 感测器 手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混合感测器的手套,尤其是一种可量测人体穴位与脉搏,甚至计算按压力道的手套。
背景技术
脉诊是中医学中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医者以食、中、无名三指的尖端,触按病人的挠动脉,或其它动脉,如人迎、欢阳等,分辫其脉动信息(脉象),结合望、闻、问三诊以诊断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以推测人体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状况,最常用的是寸口诊法,即,单独切按挠骨茎突内侧一段挠动脉的搏动。由于诊察全靠医者手指灵敏的触感来体验,因此,要准确地分别部位和脉象,除了熟悉诊脉的理论外,还要通过不断的临床练习,才能掌握这一诊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中医脉诊这种由医师自由心证的诊断方式受到相当大的质疑,仅凭借着医者的经验和指下感觉而做出诊断,这样的诊断夹带着太多医者的主观因素,且其把脉方式及结果无法量化或者显示出来,故难以与病人或者同业讨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混合感测器的手套,使得医师的把脉力道及结果可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使他人更直观的了解诊断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混合感测器的手套,其具有手套本体,该手套本体具有相对的外侧及内侧,该手套本体的该外侧具有混合感测阵列,该混合感测阵列包含:第一光学发射器、第一光学接收器、第一放电电极、第二放电电极、第一量测电极及第二量测电极,该第一光学发射器用以发射第一光线至待测物,该第一光线于该待测物处发生漫反射;该第一光学接收器收集自该待测物回射的该第一光线,以获得代表血氧饱和度值的光强度;该待测物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一放电电极提供第一电流至该第一端,该第二放电电极提供该第一电流至该第二端,该第一量测电极量测该第一端的电位记为第一电位,该第二量测电极量测该第二端的电位记为第二电位,根据该第一电位、该第二电位及该第一电流,以计算出阻抗。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混合感测器阵列还包含多个第一压力感测垫,该多个第一压力感测垫用以检测脉搏压力。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混合感测阵列设置于第一薄膜上,该手套还具有第二薄膜,该第一薄膜位于该第二薄膜与该手套本体的该外侧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手套本体的该内侧还具有压力感测阵列,该压力感测阵列包含多个第二压力感测垫,该多个第二压力感测用以检测施加于该待测物的压力。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压力感测阵列设置于第三薄膜上,该手套还具有第四薄膜,该第三薄膜位于该第四薄膜与该手套本体的该内侧之间。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手套还具有软垫层,该软垫层设置于该第三薄膜与该手套本体的该内侧之间,用以防止该压力感测阵列与该混合感测阵列互相干扰。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薄膜及该第三薄膜为亲肤性塑胶保护层。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混合感测阵列还包含第二感测垫,该第二感测垫用以感测皮肤纹路。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手套上还设置有读取装置,该读取装置电性连接该混合感测阵列已进行数据传递。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手套为指套。
本发明的具有混合感测器的手套,其手套本体的外侧可设置有混合感测阵列,用以检测就诊者的血氧饱和度值、穴道阻抗以及脉象信息等,上述检测信息可通过读取装置和/或外界的显示装置进行显示,以使得除了当前诊断医生之外的其他人,例如就诊者或者其他医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把脉结果。从外,手套本体的内侧可设置有压力感测阵列,用以检测施加于就诊者的力道信息,上述检测信息可通过读取装置和/或外界的显示装置进行显示,以使得除了当前诊断医生之外的其他人可以直观地了解把脉力道。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混合感测器的手套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有混合感测器的手套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混合感测阵列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混合感测阵列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具有混合感测器的手套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9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