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管线事故报警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9438.2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9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程佳;童设华;李光强;汪彪;章宜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优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尖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管线 事故 报警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下管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线事故报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地下管线事故频发,从而影响了着正常的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基础生活节奏。
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尽快对地下管线故障进行上报,一般的方法是在大多数公共场所贴有管线故障报警电话。如果发生管线故障或事故,则需要按照给出的报警电话进行故障上报。然后根据电话故障上报的信息,安排维修人员对出现事故的管线进行紧急排查维修。
但是现有的现场电话报警的方式,只能从报警信息中获取基本的信息,而且无法对管线事故信息进行保存,需要按照报警信息大约的位置安排相关的维修人员对具体的管线事故位置进行排查,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导致地下管线事故处理的速度慢,管线的修复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事故报警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传统的地下管线报警方式导致地下管线事故处理速度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管线事故报警方法,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微信客户端将地下管线事故信息上报给事故报警管理中心;所述事故报警管理中心将所述微信客户端上报的地下管线事故信息以模板消息的方式推送给微信公众平台;所述微信公众平台将所述模板消息转发给对应的微信用户。
可选地,所述通过微信客户端将地下管线事故信息上报给事故报警管理中心包括:微信用户通过微信客户端访问基于所述微信公众平台的微信公众号;将所述地下管线事故信息填写到通过所述微信公众号打开的报警页面,所述地下管线事故信息包括:事故管线地址、管线事故详情和管线事故现场照片;将填写到所述报警页面的地下管线事故信息上报给事故报警管理中心。
可选地,所述事故报警管理中心将所述微信客户端上报的地下管线事故信息以模板消息的方式推送给微信公众平台,包括:所述事故报警中心将所述微信客户端上报的地下管线事故信息填充到预设的消息模板中生成模板消息;将所述模板消息推送给所述微信公众平台。
可选地,所述微信公众平台将所述模板消息转发给对应的微信用户,包括:所述事故报警中心将每一条地下管线事故信息整理到同一模板消息中;将整理好的每一个模板消息转发给对应的微信用户。
可选地,还包括:将微信客户端上报的地下管线事故信息保存到数据中心。
一种地下管线事故报警系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所述系统包括:上报模块,用于通过微信客户端将地下管线事故信息上报给事故报警管理中心;推送模块,用于所述事故报警管理中心将所述微信客户端上报的地下管线事故信息以模板消息的方式推送给微信公众平台;转发模块,用于所述微信公众平台将所述模板消息转发给对应的微信用户。
可选地,所述上报模块包括:访问单元,用于微信用户通过微信客户端访问基于所述微信公众平台的微信公众号;信息填写单元,用于将所述地下管线事故信息填写到通过所述微信公众号打开的报警页面,所述地下管线事故信息包括:事故管线地址、管线事故详情和管线事故现场照片;上报单元,用于将填写到所述报警页面的地下管线事故信息上报给事故报警管理中心。
可选地,所述推送模块包括:模板消息生成单元,用于所述事故报警中心将所述微信客户端上报的地下管线事故信息填充到预设的消息模板中生成模板消息;模板消息推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模板消息推送给所述微信公众平台。
可选地,所述转发模块包括:整理单元,用于所述事故报警中心将每一条地下管线事故信息整理到同一模板消息中;模板消息转发单元,用于将整理好的每一个模板消息转发给对应的微信用户。
可选地,还包括数据保存模块,用于将微信客户端上报的地下管线事故信息保存到数据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优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优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9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