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浇带基面处理剂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9279.6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0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诚;黄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水良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E02D31/02;E04B1/68;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浇带基面 处理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浇带基面处理剂,所述后浇带基面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硅酸盐水泥:600~650份;石英砂:280~330份;活性母料:30~100份;可再分散乳胶粉:6~3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15份;减水剂:2~2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后浇带基面处理剂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后浇带基面处理剂可以形成致密的抗渗区域水泥结晶层,致密坚硬,强度高,能防御一定的弹性变形,形成能自我修复并且可靠的永久性防水防渗层。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能一次成活,减少渗漏带来的危害,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度,保证结构完整性,延长工程使用寿命,节约工程维修成本,并且节省两侧的钢板止水带,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浇带基面处理剂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等结构的相应位置留设的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
目前后浇带界面极易出现裂缝,具体由以下原因产生:1、施工界面清理困难、油污染、支模跑浆;2、浇捣后的混凝土保湿养护不到位,造成失水速度过快而引起开裂;3、侧墙混凝土支模后滑落的建筑垃圾难以清理;4、钢筋影响振捣不密实;5、新旧混凝土收缩应力不统一。
当后浇带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位置时,后浇带界面因出现裂缝容易引起渗漏水,导致建筑工程结构的破坏和性能的缺失,这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者和所有者带来使用上的不便和经济上的损失。
后浇带界面一旦产生裂缝,修复难度较大。目前后浇带主要止水施工为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即在浇筑下层混凝土时,预埋下层钢板,上层钢板露在外面,在下次再浇筑混凝土时把上层钢板一起浇筑进去,起到阻止外面的压力水渗入的作用。钢板止水带适用于无变形要求的施工缝止水,由于钢板与混凝土形成了刚性连接,并不适用于有一定拉伸变形的后浇带防水。后浇带在温度低时,由于整体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收缩,还会再次出现渗漏水现象。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抗渗防水性能强的处理剂及其施工方法,能
解决后浇带界面产生裂缝,出现渗漏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抵渗防水能力强、与基面粘结强度高的后浇带基面处理剂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浇带基面处理剂,所述后浇带基面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硅酸盐水泥:600~650份;
石英砂:280~330份;
活性母料:30~100份;
可再分散乳胶粉:6~30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15份;
减水剂:2~20份。
进一步地,所述后浇带基面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硅酸盐水泥:615~625份;
石英砂:295~315份;
活性母料:55~75份;
可再分散乳胶粉:8~12份;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8份;
减水剂:3~6份。
其中,硅酸盐水泥作为凝胶材料。
石英砂是石英石经破碎加工而成的石英颗粒。石英石是一种非金属矿物质,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其主要矿物成分是Si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水良,未经黄水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92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