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己内酯基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8612.1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曾安蓉;汪扬涛;曾安然;张青海;林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明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5/08;C08K9/06;C08K9/04;C08K3/22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邓贵琴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酯 复合 抗菌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己内酯基复合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抗菌塑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己内酯60‑85份,季铵盐壳聚糖10‑30份,辅助抗菌剂1‑5份,偶联剂0.5‑2份。制备方法:将干燥后的各组分,按顺序先后将聚己内酯、偶联剂改性后的辅助抗菌剂、季铵盐壳聚糖加入密炼机中,在100‑150℃下混炼均匀后,将混合料在开炼机中进一步塑炼、下片,将片材放入模具中热压成型,而后用冷却水对含制品的模具进行冷却定型,取出制品后在真空烘箱中干燥6‑24h,即可得到聚己内酯基复合抗菌材料。采用本发明的聚己内酯基复合抗菌塑料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可以用于抗菌包装材料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聚己内酯基复合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己内酯是一种脂肪族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熔点低,具有良好的热塑性和成型加工性,分解温度高,与其他的聚酯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药物通透性,聚己内酯在食品包装材料和医用材料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壳聚糖季铵盐是一种壳聚糖化学改性后的衍生物,水溶性相对于壳聚糖有大幅度提高,在中性环境下能溶胀甚至溶解,分子结构中的季铵盐基团易电离,在中性条件下可以发挥其抑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己内酯基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季铵盐壳聚糖、辅助抗菌剂以及偶联剂,与聚己内酯进行共混改性来提高塑料的抗菌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聚己内酯基复合抗菌材料,它由聚己内酯、季铵盐壳聚糖、辅助抗菌剂以及偶联剂,按照下列重量份共混、成型制得:聚己内酯60-85份,季铵盐壳聚糖10-30份,辅助抗菌剂1-5份,偶联剂0.5-2份。
本发明的聚己内酯基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按照配比称取聚己内酯粒料、季铵盐壳聚糖以及辅助抗菌剂,将上述组分在30-40℃真空烘箱中干燥除去水分备用,干燥时间为12-24h。
步骤2:按照配比称取辅助抗菌剂和偶联剂,将二者混合均匀,在超声下共混改性得到改性辅助抗菌剂,改性温度为30-50℃,改性时间为30-120min。
步骤3:将聚己内酯加入到密炼机中塑炼,温度为100-150℃,时间为5-15min。
步骤4:在密炼机中,在塑炼好的聚己内酯中,按照顺序加入步骤(2)所得改性辅助抗菌剂和季铵盐壳聚糖,混炼温度为100-150℃,混炼时间为20-40min。
步骤5:将密炼机中的混合料取出冷却,在开炼机中塑炼下片得到片材,塑炼温度为40-60℃,时间为5-15min。
步骤6:将片材放入模具中,在模压机热压成型,压强为5-15MPa,温度为70-100℃,时间为5-15min,制成塑料片材。
步骤7:使用20-25℃的冷却水对含制品的模具进行强制冷却,将制品冷却至室温,取出制品在40℃真空烘箱中干燥12-24h,得到聚己内酯基复合抗菌材料。
所用的季铵盐壳聚糖是市售的由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壳聚糖后的产物,分子量为10-80万,季铵盐取代度为70-90%。聚己内酯分子量为5-20万。
所用的辅助抗菌剂为纳米氧化锌或纳米二氧化钛的一种,或者两种共混复配,配比为1:4–4:1之间。
所用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者钛酸酯偶联剂的一种。
本发明所用的季铵盐壳聚糖为极性聚合物,在步骤(4)中,季铵盐壳聚糖应作为共混料的最后添加剂加入,过早加入可能导致季铵盐壳聚糖受热时间过长发生降解,不利于最终共混材料抗菌性能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明职业大学,未经黎明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8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