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胶原肽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6345.4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8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樊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鼎君健医药科技项城有限公司;李勇 |
主分类号: | A61K38/01 | 分类号: | A61K38/01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杨海霞 |
地址: | 4662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伤口 愈合 胶原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胶原肽敷料,其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所示:牛骨胶原低聚肽50‑70%,改性几丁聚糖溶液0.5‑5%,海参寡肽或天蚕素B 5‑20%或1‑5%,人参寡肽1‑5%,保湿剂0‑20%,余量为溶剂。本发明敷料在皮肤表面形成膜达到抗菌的功效,且附着力强,不仅可以长效抗菌,同时还可以隔离感染,是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安全性、抗菌、促进创口愈合等优点的新型液体敷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胶原肽敷料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创伤会对人体产生多种危害。创伤发生后,机体随之而产生的各种损伤因子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创伤还可直接损害器官或系统的形态和功能,严重创伤后,在应激、休克及感染等情况下,机体释放大量的有害介质,并在级联放大效应的作用下,造成过度炎症反应,导致组织器官损害加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发生。
外科手术可人为产生创伤,其对于机体本身就是一个应激过程。而术后如果伤口不能良好的愈合将会对机体造成极大的影响,例如伤口感染、形成瘢痕等。近年来更多的孕妇选择将剖宫产作为胎儿娩出的主要手段,但是剖宫产本身作为一种疑菌手术,是具有很多不安全因素的外科手术操作。如果感染,可能会发生切口裂开、化脓、宫腔感染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大出血、腹膜炎和败血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除此之外,皮肤的损伤或丢失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皮肤的功能,甚至造成死亡。
伤口愈合是机体维持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式。受损组织的恢复进程不仅在各种外科操作也在生命的延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对于伤口愈合不良的防治方法集中在伤口外用敷料和使用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两方面。临床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存在着很多弊端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促进伤口愈合的外用敷料和药物成分和作用比较单一,效果不甚理想。目前的伤口外用敷料主要包括传统的纱布类敷料、生物敷料、人工合成敷料、矿物质类敷料、生长因子敷料等。这些敷料各有优缺点,纱布类敷料会妨碍组织细胞上皮化,使创面愈合延迟等;生物敷料虽然在治疗烧伤和皮肤移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消化液和感染环境中抗张强度损耗快,吸收时间不好控制。
中国专利(CN102228715A)公布了一种含壳聚糖衍生物的液体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4667335A)公开了一种皮肤屏障功能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产品及制备方法,此敷料虽然均含有胶原蛋白,但由于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太大,因此,溶解度较小,稳定性差,此外,液体敷料均采用了化学合成的防腐剂、抑菌剂,因此,安全性也值得考虑。虽然生物敷料的发展非常迅速,但目前没一种敷料能够达到理想敷料的要求,各种类型的敷料均有其不能克服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胶原肽敷料,该敷料在皮肤表面形成膜达到抗菌的功效,且附着力强,不仅可以长效抗菌,同时还可以隔离感染,是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安全性、抗菌、促进创口愈合等优点的新型液体敷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促进伤口愈合的胶原肽敷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胶原肽敷料,其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所示:
牛骨胶原低聚肽 50-70%,
改性几丁聚糖溶液 0.5-5%,
海参寡肽或天蚕素B 5-20%或1-5%,
人参寡肽 1-5%,
保湿剂 0-20%,
余量为溶剂。
该胶原肽敷料为液体成膜敷料,可作为搽剂、涂抹剂等,具有防治感染、修复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鼎君健医药科技项城有限公司;李勇,未经北京九鼎君健医药科技项城有限公司;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63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定外源dsRNA对瓢虫毒性影响的方法
- 下一篇:瞄准器及其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