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丝网产品印刷效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5121.1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2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叶;朱昕鹏;刘治新;王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亚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12 | 分类号: | B41M1/12;B41F15/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31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丝网 产品 印刷 效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丝网产品印刷效果的方法,属于印刷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印前文件处理,2)在网版上加注工艺线,3)产品丝印,4)模切去掉工艺线,所述的工艺线加注在网版末端,且工艺线处于产品模切线外,工艺线的宽度为2‑4mm,丝印油墨以稀释剂稀释至年度为5.5‑6.5P,然后对稀释的油墨进行搅拌加热恒温处理1小时备用,网布规格为300目,晒版角度为21°,所述的加热装置中安装有搅拌器、加热棒、温度计,使丝网印刷油墨在恒温装置中保持35‑40℃的恒温。本发明的工艺使印刷品图案效果能达到理想状态,印刷品尾部不再出现不光洁毛边现象,减少了操作工因印刷品尾部不光洁毛边问题而频繁擦拭网版的工作量,节约了材料,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包装印刷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提高丝网产品印刷效果的方法,属于印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产品包装(塑料、纸质等材料)表面印刷一般采用丝网印刷工艺。丝网印刷品具有色彩鲜艳、层次丰富、景物逼真、图文清晰等特点,丝网印刷过程中,丝网刮刀刮到网版版尾处时,多余油墨无法刮干净,常常出现印刷版尾收墨不光洁的现象,导致印刷品上出现虚边、不光洁、锯齿边等质量问题,尤其是采用溶剂性油墨进行丝网印刷时尤为突出。在行业操作中,通常采用擦洗丝网网版来减少印刷版尾收墨不光洁的现象,但效果不佳。
随着产品包装的不断创新发展,丝网印刷工艺已在很多产品包装上得到了广泛运用。而实际生产中,丝网印刷在使用溶剂性油墨生产过程中,因网版末端收墨不好,导致印刷品版面尾部经常出现毛边不光洁现象,尽管操作工频繁擦版,但该问题也得不到明显改善,严重影响了丝网印刷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在有油墨的选择和制版工艺上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丝网产品印刷效果的方法,解决印刷版尾收墨不光洁和容易出现毛边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首先,进行印前文件处理;
其次,在网版上加注工艺线;
再次,产品丝印;
最后,模切去掉工艺线。
其中,在网版尾部作工艺调整,即在网版尾部加注一条工艺线,该工艺线处于产品模切线外,将网版末端的余墨转移到该工艺线上,使印刷品图案达到需要的理想状态,最终作为废边可通过模切去除。
具体地,所述的工艺线宽度为2-4mm。
在一实施例中,为满足油墨流平性、表面张力、附着力的要求,且适应于丝网印刷,经过对不同浓度油墨的工艺试验比对,采用稀释剂将丝网印刷油墨的粘度稀释至5.5-6.5P,能较好地适应本工艺的丝网印刷工艺。
在一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油墨的流动性和转移性能,使油墨在丝网印刷工艺中能够充分流动和转移,保证产品印刷后表面均匀、无拉丝纹现象的发生,在油墨使用前进行搅拌处理,搅拌时间为1小时,并选用300目网布制版辊完成丝网印刷油墨在丝网印刷中的转移,晒版角度为21°。
在一实施例中,将搅拌后的丝网印刷油墨放置在恒温装置中,所述的恒温装置中安装有搅拌器、加热棒和温度计,使丝网印刷油墨在恒温装置中保持35-40℃的恒温,以达到丝网油墨在丝网印刷中的干燥速度和增加油墨流动性。
具体地,所述的恒温装置是水浴加热,加热棒的数量为2支,加热棒的功率为2KW。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可操作性强,通过印前文件的处理,在网版末端加注一条工艺线,使工艺线处于产品模切线外,使印刷品图案效果达到理想状态,印刷品尾部不再出现不光洁毛边现象。
减少了操作工因印刷品尾部不光洁毛边问题而频繁擦拭网版的工作量,节约了材料,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亚印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亚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5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