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剪穗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2498.1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7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生;杨木军;顾坚;李绍祥;刘琨;丁明亮;赵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650205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光敏 雄性 不育 穗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剪穗选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稳定和不稳定亲本杂交,冬季晚播收获F0代种子;F0代种子于夏季种植成株行,收获F1代种子;F1代种子冬季晚播,选择育性较好单株剪穗,收获F2代不育系种子;F2代不育系种子于夏季种植成株行,鉴定白粉病抗性,获得F3代不育系种子;F3代不育系种子于冬季晚播,鉴定条锈病抗性,选择分蘖多、株型好、开颖率高、有柱头外露农艺性状好的株行剪穗,获得F4代不育系种子;F4代不育系种子于夏季选中育性较好的株行进行繁殖,获得稳定F5代不育系种子;F5代不育系种子于冬季正常播种,鉴定育性及分析其他特征特性。该方法仅需3‑4年,缩短选育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剪穗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以小麦环境敏感型核不育系(主要包括温光敏型、光温敏型、温敏型三类)为基础建立的两系法杂交小麦技术体系(下简称“两系杂交小麦”),是我国独创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目前已成为我国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的主流技术。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为隐性核基因控制,同时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温度为主,高温可育,低温不育,为一系两用不育系。不育系是两系杂交小麦的核心材料,是杂交小麦研发与应用的前提,其选育方法主要是常规选育方法:夏季杂交,冬季晚播或夏季加代,冬季选择,夏季繁殖,冬季杂交组合侧配,其育种周期较长,选育一个新不育系约需要10年,限制了杂交小麦产业化应用。
小麦温光敏不育系选育过程中,经常遇到育性表现较好的单株较难获得种子,以前只能重新配制杂交组合,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杂交组合重组具有随机性,也不容易获得之前表现较好单株。在水稻不育系选育中,李曙光(2004)、杨文清(2006)、曹国长(2010)等通过割蔸就地加代加速水稻不育系的选育。水稻再生能力强,割蔸后再生稻生长正常,而小麦再生能力弱,割穗后若无特殊处理,很难获得再生株的种子,无法在育种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剪穗选育方法,主要目的是缩短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选育时间和节省精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剪穗选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年亲本杂交:稳定亲本和不稳定亲本杂交,冬季晚播,收获F0代种子;
第一年加代:所述F0代种子于夏季种植成株行,收获F1代种子;
第二年剪穗:所述F1代种子冬季晚播,选择育性较好的单株剪穗,收获F2代不育系种子;
第二年加代、鉴定:所述F2代不育系种子于夏季种植成株行,鉴定白粉病抗性,获得F3代不育系种子;
第三年加代、条锈病鉴定、选择、剪穗:所述F3代不育系种子于冬季晚播,鉴定条锈病抗性,选择分蘖多、株型好、开颖率高、有柱头外露农艺性状好的株行进行剪穗处理,获得F4代不育系种子;
第三年繁殖:所述F4代不育系种子于夏季选中育性较好的株行进行繁殖,获得稳定F5代不育系种子;
第四年鉴定:所述F5代不育系种子于冬季正常播种,鉴定育性以及定量分析其他特征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24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