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冒口发热保温剂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2403.6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8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唐宏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宏泉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B22D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冒口 发热 保温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冒口发热保温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在铸造生产过程中,液态金属的凝固过程是铸件形成的重要阶段,许多铸造缺陷如气孔、缩孔、缩松等是在这一阶段造成的 ;铸件的重量和尺寸越大,需要的铸液越多,铸造工艺越复杂,铸件的凝固时间就越长,缺陷就越多,控制越困难。
冒口保温是控制铸钢件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冒口发热保温剂的选择尤为重要,为了使生产出的铸件质量合格,必须要求冒口覆盖剂的发热和保温效果好,确保冒口处的钢液最后凝固,而传统的覆盖剂如草木灰、粉煤灰、碳化稻壳存在着保温效果差、铺展性差、增展性差、增碳及污染环境的缺点;对于使用传统的发热及浇铸低碳钢铸件使的铸件增碳,从而污染铸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冒口发热保温剂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冒口发热保温剂,保温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低碳石墨20-50份、镁铝尖晶石10-30份、氮化铝4-12份、氧化铁粉8-18份、膨润土10-20份、硅藻土4-12份、蛭石5-10份、碳酸锆粉3-9份。
优选的,保温剂组分优选的成分配比包括低碳石墨35份、镁铝尖晶石20份、氮化铝8份、氧化铁粉13份、膨润土15份、硅藻土8份、蛭石8份、碳酸锆粉6份。
优选的,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镁铝尖晶石、氮化铝、蛭石混合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氧化铁粉、膨润土、硅藻土、碳酸锆粉,混合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粉碎机转速为500转/分,时间为20min,得到混合物B;
C、在混合物B中加入混合物A,再加入低碳石墨,充分混合后,即得到保温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得的保温剂保温效果好,能够提高铸件质量;本发明中添加的膨润土、硅藻土、蛭石,能够提高保温剂的耐高温性能;本发明能够与钢液表面接触处形成一层导热性极差、适当粘度和低熔点的渣液,并能随钢液面下降而下降,不结成硬渣壳,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冒口发热保温剂,保温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低碳石墨20-50份、镁铝尖晶石10-30份、氮化铝4-12份、氧化铁粉8-18份、膨润土10-20份、硅藻土4-12份、蛭石5-10份、碳酸锆粉3-9份。
实施例一:
保温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低碳石墨20份、镁铝尖晶石10份、氮化铝4份、氧化铁粉8份、膨润土10份、硅藻土4份、蛭石5份、碳酸锆粉3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镁铝尖晶石、氮化铝、蛭石混合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氧化铁粉、膨润土、硅藻土、碳酸锆粉,混合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粉碎机转速为500转/分,时间为20min,得到混合物B;
C、在混合物B中加入混合物A,再加入低碳石墨,充分混合后,即得到保温剂。
实施例二:
保温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低碳石墨50份、镁铝尖晶石30份、氮化铝12份、氧化铁粉18份、膨润土20份、硅藻土12份、蛭石10份、碳酸锆粉9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镁铝尖晶石、氮化铝、蛭石混合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得到混合物A;
B、在混合物A中加入氧化铁粉、膨润土、硅藻土、碳酸锆粉,混合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粉碎机转速为500转/分,时间为20min,得到混合物B;
C、在混合物B中加入混合物A,再加入低碳石墨,充分混合后,即得到保温剂。
实施例三:
保温剂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低碳石墨25份、镁铝尖晶石15份、氮化铝6份、氧化铁粉9份、膨润土12份、硅藻土6份、蛭石6份、碳酸锆粉4份。
本实施例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镁铝尖晶石、氮化铝、蛭石混合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得到混合物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宏泉,未经唐宏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24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频带高强型碳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涌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