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永磁直驱电机空空冷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1344.0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5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常宇飞;殷昌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8 | 分类号: | H02K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张斌 |
地址: | 22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电机 空空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器,具体说是一种永磁直驱电机空空冷却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域的联系也在紧密加强,机车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城市间的交流。但现有的机车产品老化,功能不够完善。为了实现国家提出的动车提速计划以及增加机车出口量,机车正在不断的进行升级改造。其中永磁直驱电机作为机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其配套的冷却器的精简、高效要求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新型永磁直驱电机降温的问题,以及解决机车现有技术中盐雾、潮湿、砂尘等环境对电机冷却器的影响。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换热冷却效果好,可以大幅度降低电机温升,延长电机使用寿命的新型永磁直驱电机用空冷器,成功实现了国内机车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的突破。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永磁直驱电机空空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安装于永磁直驱电机上下端面上的顶部冷却器和底部冷却器,所述底部冷却器包括散热托盖、顶封板、底部冷却型腔,散热托盖下端面设有多道散热片,顶封板封装散热托盖顶部且经螺栓连接在永磁直驱电机下端面,底部冷却型腔一端底部进气口连接在散热托盖一侧侧板上外接冷空气,底部冷却型腔另一端底部出气口连通散热托盖下端面上的底部出气口,底部冷却型腔将散热托盖内腔分为一侧底部冷却回风腔、另一侧底部冷却进风腔和位于底部冷却型腔进出气方向的连通上述两风腔的底部风道,底部冷却型腔的进出气方向侧壁上设有置于底部风道内的多道翅片,底部冷却进风腔和底部冷却回风腔经顶封板开孔连通永磁直驱电机内腔,或经散热托盖侧板开孔由管路连通永磁直驱电机内腔;所述顶部冷却器包括散热罩盖、底封板、顶部冷却型腔,散热罩盖上端面设有多道散热片,底封板封装散热罩盖底部且底封板经螺栓连接在永磁直驱电机上端面,顶部冷却型腔一端为朝外收缩的喇叭型顶部进气口且该顶部进气口连接在散热罩盖一侧侧板上外接冷空气,顶部冷却型腔另一端出口连通散热罩盖上端面上的顶部出气口,顶部冷却型腔将散热罩盖内腔分为一侧顶部冷却回风腔、另一侧顶部冷却进风腔和位于顶部冷却型腔进出气方向的连通上述两风腔的顶部风道,顶部冷却型腔的进出气方向侧壁上设有置于顶部风道内的多道翅片,顶部冷却进风腔经底封板开孔连通永磁直驱电机内腔,或经散热罩盖侧板开孔由管路连通永磁直驱电机内腔,或经管路连通底部冷却回风腔,顶部冷却回风腔经底封板开孔连通永磁直驱电机内腔,或经散热罩盖侧板开孔由管路连通永磁直驱电机内腔。
所述进气口、出气口上设有栅栏或孔板。
所述顶部冷却型腔平行架空设置于散热罩盖内;底部冷却型腔平行架空设置于散热托盖内。
使用时,永磁直驱电机内的热空气可分别通过其上与底封板、顶封板的开孔或管路送至顶部冷却器和底部冷却器,在顶部冷却器内,热空气进入顶部冷却进风腔并沿顶部风道送向顶部冷却回风腔,顶部冷却型腔一端喇叭型顶部进气口进冷空气或经风机送入冷空气并输送向另一端的顶部出气口,在输送过程中,顶部冷却型腔的铝质腔壁以及其外的翅片与顶部风道进行换热,热空气在顶部风道冷却后通过顶部冷却回风腔送回永磁直驱电机内,冷空气换热后由顶部出气口排出;在底部冷却器内,热空气进入底部冷却进风腔并沿底部风道送向底部冷却回风腔,底部冷却型腔一端底部进气口进冷空气或经风机送入冷空气并输送向另一端的底部出气口,在输送过程中,底部冷却型腔的铝质腔壁以及其外的翅片与底部风道进行换热,热空气在底部风道冷却后通过底部冷却回风腔送回永磁直驱电机内,冷空气换热后由底部出气口排出,能有效确保永磁直驱电机内上、下部的热空气均能得到有效的冷却;将底部出气口连接至顶部冷却进风腔,在底部冷却器内冷却后的热空气送入顶部冷却器进一步冷却后,由上至下压入冷空气,确保永磁直驱电机内空气完全冷却,能有效避免底部热空气无法得到冷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顶部冷却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图5为图2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底部冷却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6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兆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1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机通风散热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超负荷保护装置的减速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