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沉管架桥机及其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70142.4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申琼玉;刘子忠;刘甲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67 | 分类号: | E02D29/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装机构 架桥机 施工工艺 运输机构 施工量 沉管 承台 海况 下沉 航道 海水 运输 吊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沉管架桥机及其施工工艺,该架桥机包括:水下运输机构和水下吊装机构;其中,所述水下吊装机构,用于在海水(6)中,将待沉放的沉管(3)吊装至设置在海底(1)处的承台(2)上方;所述水下运输机构,用于在海水(6)中,对所述水下吊装机构运输至所述承台(2)上方的所述沉管(3)进行运输、沉放和对接。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施工量大、对航道影响大和受海况影响严重等缺陷,实现施工量小、对航道影响小和受海况影响小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沉管架桥机及其施工工艺,尤其涉及新的水下沉管架桥机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施工技术的发展,“遇水架桥”不再是唯一的通行方式。建在海底供车辆及人员通行的水下建筑物-海底隧道逐渐被采用,并将成为解决跨越江河、海峡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法。沉管隧道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水上交通工程中,并且日趋成熟。沉管法隧道施工是把已预制好的沉管管节沉放到水中事先开挖好的沟槽中,再在水中将各节管体拼装连成一体的一种施工方法。
但是,现在沉管隧道施工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
(1)沉管在铺设前需要对海底进行大量的开挖量,同时在沉管铺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回填,因此施工量大,成本高,风险大。
(2)沉管在浮运期间,需要配备多艘大功率的拖轮来对沉管进行拖运,所以对航道的占用时间大大增加,严重影响了航运交通。
(3)现在主要的沉管沉放方法为浮吊法、升降平台法、抬吊法、浮箱沉吊法等,但是其施工设备大,施工工艺复杂,受海况影响严重。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施工量大、对航道影响大和受海况影响严重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水下沉管架桥机及其施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沉管在铺设前需要对海底进行大量的开挖量导致施工量大的问题,达到减小施工量小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沉管架桥机,包括:水下运输机构和水下吊装机构;其中,所述水下吊装机构,用于在海水中,将待沉放的沉管吊装至设置在海底处的承台上方;所述水下运输机构,用于在海水中,对所述水下吊装机构运输至所述承台上方的所述沉管进行运输、沉放和对接。
可选地,所述水下运输机构,包括:沉管运输小车和运输小车推力液压缸;其中,所述沉管运输小车,用于运输所述沉管;所述运输小车推力液压缸,与所述沉管运输小车配合安装,用于为所述沉管运输小车提供运输动力。
可选地,所述水下吊装机构,包括:支撑机构、吊装机构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所述吊装机构和所述动力机构;所述吊装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的上方,用于吊装所述沉管;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吊装机构配合安装,用于为所述吊装机构提供吊装动力。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沉管架桥机侧边支腿、后支腿、前支腿和中间支腿;其中,所述沉管架桥机侧边支腿、后支腿、前支腿和中间支腿,分别设置在所述吊装机构的相应位置与海底之间。
可选地,所述吊装机构,包括:卷扬系统、后吊梁小车、横梁和前吊梁小车;其中,所述卷扬系统、所述后吊梁小车和所述前吊梁小车,分别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横梁与海底之间。
可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沉管架桥机侧边支腿液压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01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