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向血红蛋白HBB突变基因的造血干细胞基因修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9302.3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6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昕华;徐峰波;庞勇;刘倩;李德柱;唐正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90 | 分类号: | C12N15/90;C12N15/864;C12N5/10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靶向 血红蛋白 hbb 突变 基因 造血 干细胞 修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血红蛋白HBB突变基因的造血干细胞基因修饰方法,方法一:gRNA1、gRNA2和spCas9‑2.0的mRNA电转进入含血红蛋白HBB突变基因的CD34+细胞;细胞培养1天后,以rAAV‑HBB转染CD34+细胞,收获细胞;方法二:Cas9蛋白与gRNA1、gRNA2混合重组,电转进入CD34+细胞;细胞培养1天后,以rAAV‑HBB转染CD34+细胞,收获细胞。本发明以中国广东广西最常见的HBB突变中CD41/42(‑CTTT)为靶,基因编辑完成后,不在染色体上留下任何其他突变或插入序列,基因编辑效率可达15%~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靶向血红蛋白HBB突变基因的造血干细胞基因修饰方法,属于新型的基因编辑纠正遗传突变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于1925年由Cooley和Lee首先描述了这种发生在意大利儿童的严重贫血,由于最早发现于地中海区域,故称为地中海贫血或海洋性贫血(简称地贫),据全国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规定应称为“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地中海贫血是由于一种或多种珠蛋白肽链合成受阻或完全抑制,使血液中血红蛋白成分组成异常,导致的一种慢性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世界上最常见和发病率最高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也是危害最严重的血红蛋白病之一。其中研究比较透彻的一种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病人的大部分红细胞呈镰刀状,其特点是病人的血红蛋白β—亚基N端的第六个氨基酸残基是缬氨酸(val),而不是正常的谷氨酸残基(Glu)。但在中国广东广西最常见的是HBB突变中CD41/42(-CTTT)。
据WHO估计,每年出生的各类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数至少有20万。目前尚无治疗地中海贫血的有效方法,而且医疗费用昂贵,患者和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痛苦。
20世纪80年代曾溢滔院士主持开展了我国20省市自治区近60万人口的地中海贫血病的调查工作。根据12省地中海贫血的流调结果,该病主要分布在我围长江沿岸及以南的地区,包括11个省区以及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按当时的调查结果,该病的检出率为3.62%,其中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分别为2.95%及0.67%。近30年来未再开展全国范围内地中海贫血症的调查工作,只有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开展区域性的调查工作。我国南方地区各地报道的地中海贫血基因缺陷率为2.5%~20%,而广东及广西两省地中海贫血基因缺陷发生率分别高达10%及20%,两省地中海贫血的病例占全国总数的2/5以上。
目前国内外对地中海贫血治疗分类(1)主要方法:规范性长期输血和去铁治疗;(2)根治方法:HLA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3)姑息方法:脾切除术或脾动脉栓塞术等。轻型地中海贫血一般不需治疗。
近年来,由于基因工程技术的突飞猛进,CRISPR/Cas技术俨然已经成为科学界的热点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体内和体外的遗传学改造、构建转基因模式动物,以及基因治疗等领域。2013年Science上连载了两篇具有重要意义的CRISPR技术论文,麻省理工学院Zhang Feng的研究组,II型原核CRISPR适应性免疫系统已显示促进RNA指导的位点特异性DNA切割。研究人员设计两个不同的II型CRISPR系统,并证明Cas9核酸酶可以通过短RNAs诱导精确切割在人类和小鼠细胞内源基因组基因位点。Cas9也可以转化为切口酶促进具有最小诱变活性的同源定向修复。最后,可以将多个引导序列编码到单个CRISPR阵列中,以使得能够同时编辑哺乳动物基因组内的多个位点,展示CRISPR技术的容易操作的可编程性和广泛的适用性。Church的研究组首次使用CRISPR技术完成了RNA介导的人类基因组编辑。他们使用基因工程方法修改细菌的II类CRISPR系统,并比较了这种新系统与传统TALEN方法在基因组编辑方面的效率差异,结果发现这种方式比TALEN有更快的时效性。仅这一年内,CRISPR/Cas领域就取得了如此多鼓舞人心的突破,为其在基因治疗等多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9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