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藏数值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8034.3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4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瑾琳;吴向红;晋剑利;李贤兵;李香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E21B49/00;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陈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藏 数值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藏数值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基质网格与裂缝网格之间的几何连接系数,确定目的油藏中的第一窜流量;其中,第一窜流量表示基质网格与裂缝网格之间的窜流量;基于裂缝网格的裂缝开度和裂缝间距,确定目的油藏中的第二窜流量;其中,第二窜流量表示裂缝网格集合中两个裂缝网格之间的窜流量;分别建立基质网格集合对应的基质流体渗流模型和裂缝网格集合对应的裂缝流体渗流模型;基于基质流体渗流模型和裂缝流体渗流模型,以及第一窜流量和第二窜流量,确定基质网格内的压力和流量,以及裂缝网格内的压力和流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油藏数值的计算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藏数值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与常规油藏相比,多尺度的裂缝性油藏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和储集空间多样化的特征,这些特征造成了油藏复杂的渗流机理和相对较低的采收率,为了高效开发此类油藏,需要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其注水开发过程进行精确模拟,设计合理的开发方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目前,在多尺度的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中,通常采用常规连续性介质模型表征此类油藏,例如,双重孔隙介质模型、离散裂缝模型等。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将裂缝性油藏的基质系统与裂缝系统看作两个相互交错的连续性多孔介质系统,两个系统间通过串流量系数进行联系,该模型适用于裂缝发育程度较高,连通性较好的网状裂缝油藏,对于裂缝发育程度不高或存在主导流体流动的大尺度裂缝时,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离散裂缝模型主要是基于匹配型网格,即将裂缝作为内边界,并以此作为约束面来进行网格剖分。由于裂缝几何形态的复杂性且随机分布的特征,需要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剖分方法,然而,其剖分过程比较复杂和繁琐,尤其当裂缝间距离或夹角较小时,往往会因网格划分质量较差而导致油藏数值的计算比较困难,可能很难建立真实条件下的离散裂缝模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藏数值确定方法及装置,以在保证所确定的油藏数值的准确度的前提下,提高油藏数值的计算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油藏数值确定方法及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油藏数值确定方法,提供有目的油藏中的基质网格集合和裂缝网格集合;其中,所述基质网格集合中包括多个基质网格,所述裂缝网格集合中包括多个裂缝网格;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基质网格与所述裂缝网格之间的几何连接系数,确定所述目的油藏中的第一窜流量;其中,所述第一窜流量表示所述基质网格与所述裂缝网格之间的窜流量;
基于所述裂缝网格的裂缝开度和裂缝间距,确定所述目的油藏中的第二窜流量;其中,所述第二窜流量表示所述裂缝网格集合中两个裂缝网格之间的窜流量;
分别建立所述基质网格集合对应的基质流体渗流模型和所述裂缝网格集合对应的裂缝流体渗流模型;
基于所述基质流体渗流模型和所述裂缝流体渗流模型,以及所述第一窜流量和所述第二窜流量,确定所述基质网格内的压力和流量,以及所述裂缝网格内的压力和流量。
优选方案中,采用下述公式确定所述目的油藏中的第一窜流量:
其中,ψmf表示所述第一窜流量,CI表示所述基质网格与所述裂缝网格之间的几何连接系数,Km表示所述基质网格的渗透率,μ表示所述目的油藏中流体的粘度,pf表示所述裂缝网格内的压力,pm表示所述基质网格内的压力;Am-f表示所述裂缝网格与所述基质网格之间的接触面的面积,dm-f表示所述基质网格到所述裂缝网格的距离。
优选方案中,采用下述公式确定所述目的油藏中的第二窜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8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从电梯轿厢内部进行电梯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