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藏数值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8034.3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4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瑾琳;吴向红;晋剑利;李贤兵;李香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E21B49/00;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陈刚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藏 数值 确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油藏数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有目的油藏中的基质网格集合和裂缝网格集合;其中,所述基质网格集合中包括多个基质网格,所述裂缝网格集合中包括多个裂缝网格;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基质网格与所述裂缝网格之间的几何连接系数,确定所述目的油藏中的第一窜流量;其中,所述第一窜流量表示所述基质网格与所述裂缝网格之间的窜流量;
基于所述裂缝网格的裂缝开度和裂缝间距,确定所述目的油藏中的第二窜流量;其中,所述第二窜流量表示所述裂缝网格集合中两个裂缝网格之间的窜流量;
分别建立所述基质网格集合对应的基质流体渗流模型和所述裂缝网格集合对应的裂缝流体渗流模型;
基于所述基质流体渗流模型和所述裂缝流体渗流模型,以及所述第一窜流量和所述第二窜流量,确定所述基质网格内的压力和流量,以及所述裂缝网格内的压力和流量;其中,包括:基于所述基质流体渗流模型和所述裂缝流体渗流模型,以及所述第一窜流量和所述第二窜流量,建立所述基质网格集合对应的离散基质渗流通用模型和所述裂缝网格集合对应的离散裂缝通用渗流模型;基于预设边界条件、所述离散基质渗流通用模型和所述离散裂缝通用渗流模型,确定所述基质网格内的压力和所述裂缝网格内的压力;基于所述基质网格内的压力和所述裂缝网格内的压力,对所述基质网格和所述裂缝网格进行线性耦合处理,得到所述基质网格内的流量和所述裂缝网格内的流量;
其中,采用下述公式建立所述基质网格集合对应的离散基质渗流通用模型:
其中,和分别表示所述基质网格集合中指定地层深度位置处的二维网格平面中,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的基质网格与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1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的基质网格、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1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的基质网格、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1的基质网格,以及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1的基质网格之间的渗透率;其中,所述二维网格平面中x方向与y方向相互垂直;表示所述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的基质网格的渗透率;和分别表示所述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的基质网格内的压力、所述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1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的基质网格内的压力、所述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1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的基质网格内的压力、所述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1的基质网格内的压力,以及所述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1的基质网格内的压力;μ表示所述目的油藏中流体的粘度,ΔAx和ΔAy分别表示所述基质网格集合中相邻两个基质网格沿x方向和沿y方向的交界面的面积,Δx和Δy分别表示所述基质网格集合中相邻两个基质网格沿x方向和沿y方向的间距,表示所述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的基质网格与第k个裂缝网格相连通,表示所述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的基质网格内的流量,CIi',j',k表示所述沿x方向的网格号为i'且沿y方向的网格号为j'的基质网格与第k个裂缝网格之间的几何连接系数,表示所述第k个裂缝网格内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藏数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公式确定所述目的油藏中的第一窜流量:
其中,ψmf表示所述第一窜流量,CI表示所述基质网格与所述裂缝网格之间的几何连接系数,Km表示所述基质网格的渗透率,μ表示所述目的油藏中流体的粘度,pf表示所述裂缝网格内的压力,pm表示所述基质网格内的压力;Am-f表示所述裂缝网格与所述基质网格之间的接触面的面积,dm-f表示所述基质网格到所述裂缝网格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80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从电梯轿厢内部进行电梯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