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尘作业职业危害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5523.3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0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李厚达;武珊珊;王晨;张茂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尘作业 风险评估 职业危害 粉尘 半定量 暴露等级评估 分级管理 管理效率 权重系数 石化行业 可用 权重 石化 游离 超标 衡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尘作业职业危害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分级管理不科学而导致的管理效率和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粉尘作业职业危害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采用以游离SiO2含量为粉尘毒性权重系数和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两个指标来衡量粉尘作业风险等级,主要包括:(1)粉尘毒性权重数的确定;(2)粉尘暴露等级评估;(3)粉尘风险等级的确定;(4)选取典型石化行业粉尘作业场所,通过上述步骤进行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石化粉尘作业职业危害半定量风险评估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尘作业职业危害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其健康影响毋庸置疑,国务院及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都多次发文要求“着力加强尘肺病的源头治理”,而源头治理的关键是要通过对粉尘作业的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找出其关键控制环节。
石化行业涉及的粉尘作业主要有油水井维修的水泥粉尘、硫磺回收的硫磺粉尘、延迟焦化的石油焦粉尘、白土精制和芳烃装置的白土粉尘、合成塑料生产中的聚乙烯粉尘、聚丙烯粉尘、聚苯乙烯粉尘、添加剂粉尘、ABS粉尘、聚酯粉尘、涤纶纤维尘、腈纶纤维尘、维纶纤维尘、丙纶纤维尘、化肥生产过程中的尿素粉尘,石油石化助剂生产中的氢氧化铝粉尘、催化重整催化剂粉尘、防老剂粉尘、促进剂粉尘、保护剂粉尘,辅助装置生产中的煤尘等,其中除了白土粉尘等极少数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50%外,绝大多数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均低于10%。虽说粉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越高对人体危害越大,且矽肺是尘肺中进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但石化行业涉及的游离SiO2含量低于10%的粉尘同样不容忽视。由于近年来石化行业的关注焦点多在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控方面,对粉尘作业反而疏于管理,接尘作业员工健康状况堪忧,如不及时进行分级治理,将产出极大地健康隐患。
目前,国家已制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但是该标准是站在国家监管的层面上提出的,由于石化行业涉及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低、且作业岗位体力劳动强度较轻,如果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粉尘作业风险分级,则无法明确区分粉尘作业职业危害风险等级,对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职业病防控资源、从而优先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几乎没有指导意义。
本专利是在对石化行业近年来粉尘作业场所现场检测和接尘作业岗位健康监护数据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现有技术和方法进行改进,形成的一种石化粉尘作业职业危害风险等级定量评估方法,可为石化行业粉尘作业职业危害风险分级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有利于合理利用有限的职业病防治资源,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分级管理不科学而导致的管理效率和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粉尘作业职业危害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具有分级管理科学、管理效率和成本较低高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粉尘作业职业危害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采用以游离SiO2含量为粉尘毒性权重系数和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两个指标来衡量粉尘作业风险等级,主要包括:
(1)粉尘毒性权重数的确定,将游离SiO2含量M小于10和介于10与50之间的权重系数放大一定倍数,得到游离SiO2含量分级与权重系数的取值表;
(2)粉尘暴露等级评估,以职业接触比值B为指标,当B<50,石化粉尘暴露等级为1级,50≤B<100,石化粉尘暴露等级为2级,100≤B<200,石化粉尘暴露等级为3级,B≥200,石化粉尘暴露等级为4级;
(3)粉尘风险等级的确定,通过计算分级指数G确定粉尘作业风险等级,或测得M、B的值后,直接通过查阅石化粉尘作业风险分级表得到石化粉尘作业风险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5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