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微复氧的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3858.1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0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五星;范勇;赵明;王由好;万明辉;黄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微复氧 生物 预处理 反应器 方法 | ||
1.一种表面微复氧的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预处理反应器为一顶部敞口的箱体,所述箱体一个侧壁的顶部设有进水口,与其相对的侧壁的顶部设有出水口,且所述进水口高于所述出水口;
所述生物预处理反应器的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并列且间隔设置若干挡板组件,每个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竖向且间隔设置的导流挡板和折流挡板,所述导流挡板靠近所述进水口设置,所述折流挡板靠近所述出水口设置,且所述导流挡板和所述折流挡板均为波形板,所述导流挡板的顶端与所述生物预处理反应器侧壁的顶端平齐,所述导流挡板的底端与所述生物预处理反应器的底部间隔设置,所述折流挡板的底端连接于所述生物预处理反应器的底部,所述折流挡板的顶端低于所述导流挡板顶端;
靠近所述进水口的导流挡板与所述生物预处理反应器侧壁之间的间隙,以及相邻两个所述挡板组件之间的间隙分别形成一个导流室,每个所述挡板组件的导流挡板和折流挡板之间的空间分别形成一个厌氧水解反应室,所述导流室和所述厌氧水解反应室间隔设置,且所述导流室和所述厌氧水解反应室的顶部均与大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内腔设置弹性立体填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挡板由竖向设置的支撑柱一及沿所述支撑柱一高度方向连续排列的若干第一折板组成,所述折流挡板由竖向设置的支撑柱二及沿所述支撑柱二高度方向连续排列的若干第二折板组成,且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的横截面均为等腰三角形;所述支撑柱一靠近所述进水口设置,所述第一折板的转角部靠近所述出水口设置,所述支撑柱二靠近所述出水口设置,所述第二折板的转角部靠近所述进水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转角部的夹角α为90°~1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转角部的夹角α为12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的波峰及波谷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挡板、所述折流挡板与所述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内壁之间为承插式柔性连接或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厌氧水解反应室的底部均设有排泥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有集水槽。
9.一种表面微复氧的生物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内设置弹性立体填料,将驯化后的污泥送入所述生物预处理反应器;
S2:污水通过进水口至所述生物预处理反应器内,污水依次经过挡板组件形成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导流室和厌氧水解反应室,使得污水与所述弹性立体填料充分搅拌并接触反应,净化后的水体由出水口排出所述生物预处理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38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