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膜支架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62943.6 | 申请日: | 2017-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7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潘洪涛;刘永利;王旭渤;赵军;孙磊;高鹏;魏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1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孔洞 覆膜 激光加工技术 支架本体 覆膜支架 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分布区域 覆膜材料 加工盲孔 加工通孔 体内环境 微纳结构 降解 贴合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包括支架本体和套设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覆膜,其特征在于,使用激光加工技术在所述覆膜上部分或者全部加工出微纳孔洞并使所述覆膜贴合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表面上;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使用激光加工技术在所述覆膜上部分或者全部加工出微纳孔洞或者微纳结构,这些微纳孔洞的存在增加了覆膜材料的表面积,在体内环境下增加了降解速度;激光加工技术的进步,可以控制微纳孔洞的直径大小和分布区域,可以精确控制微纳孔洞的深度,既可以加工通孔,也可以加工盲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见的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瘤、血管破裂、血管穿孔和血管狭窄等疾病。动脉瘤是由于动脉血管壁因发生疾病、损伤或先天性因素使得血管壁变薄,在血流冲击下,薄弱血管逐渐向外突出呈圆形,进而变成动脉瘤,其会压迫血管周围组织器官。而且动脉瘤不断生长有可能引起动脉瘤血管破裂,发生急性出血,引发生命危险。
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等优势,逐渐成为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这其中,覆膜支架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覆膜支架法主要是将处于压缩状态的覆膜支架送达血管病变位置,准确定位后,将其释放,扩张后的覆膜支架会覆盖病变血管,隔绝血管病变部位并形成新的血管通道,从而使动脉瘤丧失血液供应,达到治疗目的。
覆膜支架通过覆膜物理隔绝动脉瘤,但是不能实现对动脉瘤的积极治疗,同时覆膜不可降解,导致覆膜永久存在,阻碍血管内皮化,因而,存在血栓风险,需要进行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而且覆膜在封堵病变血管的动脉瘤时,也封堵了分支血管,造成分支血管脏器缺血,容易诱发病人截瘫或死亡等。
介入治疗技术中采用的覆膜支架是与血管大小相适应的人工血管,它由覆膜和支撑覆膜的支架组成,支架一般采用镍钛合金,覆膜采用高分子材料,有 PET(聚四氟乙烯)、ePTF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涤纶等等。这层膜可以是载药膜,可以有效延长支架的有效利用时间,但是现有的覆膜大部分都是不可降解的,内皮细胞无法通过覆膜而覆盖金属支架,这样裸露在血液中的支架造成了支架内血栓形成及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为克服覆膜不可降解的弊端,采用可降解的覆膜逐渐成为主流。
医用支架的内皮化速度慢是引发医用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再狭窄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做到快速内皮化需要优选覆膜材料以及优化覆膜表面微结构。中国专利一种具有生物缔合性的可降解两性离子聚合物(公开号CN103467728A,公开日 2013年12月25日),公开了一种由环烯酮缩醛单体、活性酯单体和两性离子单体共聚而成。该种聚合物带有酯基,可以完全降解;带有两性离子,具有优异的抗凝血性和生物相容性;带有活性酯,赋予了该聚合物的生物缔合性;该聚合物综合了三种单体的特性,组成比例可调控,具有多功能性,可以作为生物医用材料使用。中国专利介入疗法记忆合金医用内支架高分子覆膜及其加工方法(授权公开号CN1194776C,授权公告日2005年3月30日),公开了覆膜支架覆膜的加工方法,该膜分为内膜、外膜和微孔膜。该专利提供的覆膜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制造周期较长。
控制覆膜材料在人体内的降解时间是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优化覆膜表面微结构来控制覆膜材料在人体内的降解时间,使内皮细胞通过覆膜而覆盖金属支架,达到快速内皮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覆膜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套设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覆膜,其特征在于,使用激光加工技术在所述覆膜上部分或者全部加工出微纳孔洞并使所述覆膜贴合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微纳孔洞为通孔,或者为盲孔;或者所述微纳孔洞的一部分是通孔,另一部分是盲孔。
优选地,所述微纳孔洞的直径介于1.0-0.1微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总医院,未经一汽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29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架系统及其输送装置、后释放结构与支架
- 下一篇:喇叭状植入物及其植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