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循环导热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2845.2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8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国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黎泽洲 |
地址: | 4434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热腔 换热管 循环管 加热装置 锅炉体 连通 导热结构 锅炉循环 锅炉 体内 循环驱动装置 导热介质 锅炉结构 热量传导 内部腔 循环泵 圆形顶 承压 水腔 优选 柱状 加工 穿过 燃料 燃烧 | ||
1.一种锅炉循环导热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集热腔(11)、换热管(9)和循环管(2);
在锅炉体(8)的底部,加热装置(12)的上方,设有集热腔(11),集热腔(11)内部腔体内设有导热介质;集热腔(11)与至少一根换热管(9)连通,换热管(9)穿过锅炉体(8)与循环管(2)连通,循环管(2)与集热腔(11)连通,在循环管(2)设有循环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循环导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集热腔(11)由多根环状或螺旋状的金属管组成侧壁,集热腔(11)的顶部为锅炉体(8)的底部,集热腔(11)的底部开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循环导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集热腔(11)的侧壁由封闭的金属空腔组成,集热腔(11)的顶部为锅炉体(8)的底部,集热腔(11)的底部开放。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锅炉循环导热结构,其特征是:集热腔(11)通过转接头与三通接头与多根换热管(9)连通,多根换热管(9)与位于锅炉体(8)顶部的汇集管(4)连通,汇集管(4)与循环泵(3)的入口连接,循环泵(3)的出口与循环管(2)连接,循环管(2)与集热腔(1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国,未经刘文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28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体的集热腔结构
- 下一篇:一种超临界火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