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合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62738.X | 申请日: | 2017-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3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任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3;H01M4/139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合浆工艺。
背景技术
作为锂电池重要的组成部分,导电剂虽然在电池中所占的份量较少,但对改善电池循环性能、容量发挥、倍率性能等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硅碳负极来说,由于在长循环过程中发生“电子传输通道中断”失效模式,对于导电剂的导电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常采用单壁碳纳米管形成网状结构,来提高导电剂的导电性能,但是单壁碳纳米管在合浆时容易发生团聚,从而影响导电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合浆工艺,本发明通过将单壁碳纳米管与羟甲基纤维素钠、水混合,并配以合适的混合工艺先制备得到预处理浆液,避免了常规合浆工艺中单壁碳纳米管的团聚问题;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浆料具有更好的性能,锂离子电池浆料的黏度、颗粒度和固含量稳定性均比流体分散工艺得到的浆料要好;且本发明操作简单,制备周期短。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合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预处理浆液:将羟甲基纤维素钠加入水中,在真空度为-0.09至-0.1Mpa的条件下,采用公转加自转的方式搅拌4-8h,接着加入单壁碳纳米管继续搅拌3-5h得到预处理浆液;
S2、制备锂离子电池浆料:取S1中得到的预处理浆液、硅碳体系的负极材料混匀,再加入粘结剂混匀得到锂离子电池浆料。
优选地,在S2中,取S1中得到的预处理浆液,向硅碳体系的负极材料中加入以预处理浆液重量为基准的40-60%的预处理浆液,采用公转的方式一次搅拌1-2h,再加入剩余的预处理浆液,采用公转的方式二次搅拌2-4h得到半成品浆料;再向半成品浆料中加入粘结剂,在真空度为-0.09至-0.1Mpa的条件下,采用公转加自转的方式搅拌1-2h,然后反方向搅拌0.5-1h,过筛得到锂离子电池浆料。
优选地,在S1中,公转的速度为20-50Hz,自转的速度为4000-10000r/min。
优选地,在S1中,单壁碳纳米管的管径为4-20nm。
优选地,在S2中,一次搅拌的公转速度为10-30Hz。
优选地,在S2中,二次搅拌的公转速度为20-40Hz。
优选地,在S2中,公转加自转时,公转的速度为20-30Hz,自转的速度为4000-10000r/min。
优选地,在S2中,过80-150目筛得到锂离子电池浆料。
优选地,在S1中,羟甲基纤维素钠、水、单壁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3:80-100:0.5-3。
优选地,在S2中,预处理浆液、硅碳体系的负极材料、粘结剂的重量比为4-15:100:3-8。
上述水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通过将单壁碳纳米管与羟甲基纤维素钠、水混合,并配以合适的混合工艺先制备得到预处理浆液,避免了常规合浆工艺中单壁碳纳米管的团聚问题;然后再与硅碳体系的负极材料、粘结剂混合,并配以合适的合浆工艺得到锂离子电池浆料,使得锂离子电池浆料具有更好的性能,锂离子电池浆料的黏度、颗粒度和固含量稳定性均比流体分散工艺得到的浆料要好;且采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浆料制成的膜片电阻率较低,粘接力较高,制成的电芯容量保持率更高;且本发明操作简单,制备周期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锂离子电池合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预处理浆液:将羟甲基纤维素钠加入水中,在真空度为-0.095Mpa的条件下,采用公转加自转的方式搅拌6h,接着加入单壁碳纳米管继续搅拌4h得到预处理浆液;
S2、制备锂离子电池浆料:取S1中得到的预处理浆液、硅碳体系的负极材料混匀,再加入粘结剂混匀得到锂离子电池浆料。
实施例2
一种锂离子电池合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预处理浆液:将羟甲基纤维素钠加入水中,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以50Hz的速度公转,以4000r/min的速度自转,搅拌8h,接着加入管径为4nm单壁碳纳米管继续搅拌5h得到预处理浆液,其中,羟甲基纤维素钠、水、单壁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10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27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柱型电池正极耳擦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