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模塑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55052.8 | 申请日: | 2017-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3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辉;曹民;黄险波;叶南飚;史振国;王道波;卢伟光;阎昆;常欢;黄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万通化工有限公司;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9/36 | 分类号: | C08G69/36;C08G69/26;C08L77/06;C08L77/00;C08L23/20;C08K7/14;C08K5/5313;C08K3/34;C08J5/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彭玲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香族 聚酰胺 树脂 及其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由衍生自以下的重复单元构成:(i)二酸单元;(ii)二胺单元;(iii)和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氨基羧酸和/或内酰胺;基于组分(i)的总摩尔量,对苯二甲酸单元占组分(i)的50‑100mol%;基于组分(ii)的总摩尔量,具有11‑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占组分(ii)的50‑100mol%;且组分(iii)占组分(i)+(ii)+(iii)的总摩尔量的0‑25mol%;其中,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中,生物基碳的含量为56‑100mol%。本发明通过使用长碳链二胺,并通过控制生物基碳的含量,制备得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不仅可降低环境影响,其甘茨白度值可达到50以上,具有良好的颜色水平,由该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组成的模塑组合物在颜色性能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及其模塑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酰胺因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等,其被广泛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等方面。近几年来半芳香族聚酰胺由于其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更优而被重点开发。
然而现有的聚酰胺树脂在合成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来自石油裂解产物的原料。石油具有不可再生性,并且这些原料需要经历复杂的化学过程,消耗大量能量并产生很多造成环境污染的副产物。由于生物基聚酰胺的原材料来源于植物,不需要经过石油炼制,可避免消耗大量能量,因此生物基聚酰胺不会造成环境中二氧化碳的额外增加。基于此,业界对生物基聚酰胺存在强烈需求。
本发明人出人意料的发现,使用生物基、长碳链二胺所得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不仅可降低环境影响,还出人意料地具有良好的颜色水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基的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该树脂不仅可降低环境影响,还具有良好的颜色水平。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按摩尔百分比计,由衍生自以下的重复单元构成:
(i)二酸单元;
(ii)二胺单元;
(iii)和任选的一种或多种氨基羧酸和/或内酰胺;
其中,基于组分(i)的总摩尔量,对苯二甲酸单元占组分(i)的50-100mol%;
其中,基于组分(ii)的总摩尔量,具有11-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占组分(ii)的50-100mol%;且组分(iii)占组分(i)+(ii)+(iii)的总摩尔量的0-25mol%;
其中,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中,生物基碳的含量为56-100mol%;所述生物基碳的含量根据ASTM标准D6866-12/Method-B测得。
优选的,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树脂中,生物基碳的含量为65-100mol%;所述生物基碳的含量根据ASTM标准D6866-12/Method-B测得。
优选的,基于组分(i)的总摩尔量,对苯二甲酸单元的含量为100mol%。
优选的,基于组分(ii)的总摩尔量,具有11-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的含量为100mol%。
优选的,所述具有11-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选自1,11-十一烷二胺、1,12-十二烷二胺、1,13-十三烷二胺、1,14-十四烷二胺或1,16-十六烷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组分(iii)的含量为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万通化工有限公司;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万通化工有限公司;天津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5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溶液型芳香族聚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聚苯胺光催化剂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