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7349.X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9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勇;牛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81/02 | 分类号: | C09D181/02;C09D5/32;C09D7/63;C09D7/6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何娇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吸收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外吸收材料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中红外、远红外具有强吸收效果的红外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隐身技术又称目标特征控制或低可探测技术,它主要是通过改变或抑制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隐身技术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激光隐身、可见光隐身、声隐身、磁隐身等领域,但目前面临的探测威胁仍以雷达和红外为主。其中,红外隐身技术,是通过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来实现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主要包括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调节红外辐射的传播途径。红外隐身的实质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对能量、频段、热源和方向等辐射特性进行减弱,减小目标和背景的红外辐射差别,使探测器接收不到足够的能量,从而降低目标被发现识别和跟踪的概率。
当红外光在大气中传播时,由于大气中水蒸汽、CO2、CO等组分的红外吸收作用,部分波段的红外光被吸收衰减,但还有一些波段的红外光透过率较高称为大气窗口,大气窗口主要有4个:2~2.5μm、3~5μm、8~14μm和16~24μm。由于红外探测器在窗口2~2.5μm和窗口16~24μm的噪声大、信号弱,所以红外探测器的主要工作波段为中红外3~5μm和远红外8~14μm。目前常用的红外抑制手段为低发射率涂层,但是低发射率涂层对于目标的强红外辐射抑制效果较弱。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中红外、远红外具有强吸收效果且生产工艺简单的吸收材料,当将红外吸收材料应用于目标时,能够减缩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信号,降低红外探测器发现概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吸收材料能够在中红外、远红外大气窗口具有强吸收效果,同时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持续规模化生产的红外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吸收材料,所述红外吸收材料的组分包含聚苯硫醚和三聚氰胺,其中还包含硅灰石、钛白粉、硅胶粉、高碳鳞片石墨、绢云母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组分重量份配比为:聚苯硫醚5~15份,三聚氰胺60~80份,硅灰石10~15份,钛白粉1~3份,硅胶粉3~7份。
在一个实施例中,组分重量份配比为:聚苯硫醚5~15份,三聚氰胺40~60份,硅灰石15~25份,高碳鳞片石墨15~25份。
在一个实施例中,组分重量份配比为:聚苯硫醚5~15份,三聚氰胺20~40份,钛白粉1~3份,绢云母56~60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红外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材料中的各组分粉碎;
(2)利用硅烷偶联剂将粉碎后的各组分进行表面处理;
(3)将经表面处理后的各组分放入高速混合机进行共混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中各组分粉碎后的颗粒粒径为1-80μ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颗粒粒径为10~30μm的颗粒数量占总颗粒数量的50%~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材料中的各组分经搅拌研磨粉碎机进行粉碎。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中共混改性时高速混合机的转速为1000转/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中的共混改性时间为15~20min。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涉及的红外吸收材料在中红外、远红外均具有较强的吸收效果,除此之外,本发明的红外吸收材料还具有颗粒粒径小、质量轻,耐高温、耐候性强以及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等优点,因此,当把本发明的红外吸收材料通过特定技术释放后,对目标形成遮蔽层,利用材料在中红外、远红外的强吸收特性,减缩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信号,降低红外探测器发现的概率,是一种有效的红外抑制材料。同时,本发明红外吸收材料除了具有良好的红外吸收特性、耐高低温、耐侯性强、可长期保存等优点外,在制备本发明的红外吸收材料时,加工工艺较简单,且对环境无污染,易于实现规模化的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红外吸收材料,主要是对中红外、远红外的红外波段具有强吸收作用,通过特定技术释放后对目标形成遮蔽层,利用材料的强吸收特性,减缩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信号,降低红外探测器发现的概率。
本发明中的红外吸收材料,其组成成分主要包含聚苯硫醚、三聚氰胺,其中还包含硅灰石、钛白粉、硅胶粉、高碳鳞片石墨以及绢云母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73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