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壳导向式造斜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6251.2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6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张绍林;明尔扬;李涛;李益良;黄守志;韩伟业;陈强;刘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6 | 分类号: | E21B7/06;E21B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张印铎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 导向 式造斜钻具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壳导向式造斜钻具,包括:导向外壳;所述导向外壳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排布的环形凹槽;该多个环形凹槽将所述导向外壳分成多个外壳短节;每个所述环形凹槽连通一T型槽,所有所述T型槽沿所述导向外壳的长度方向排布在所述导向外壳一侧;该T型槽将所述导向外壳贯穿;相邻两个外壳短节,一外壳短节设有所述T型槽,另一外壳短节设有位于所述T型槽内的T型连接板;所述T型连接板能沿所述T型槽移动预定距离;设置于所述导向外壳内的柔性钻杆;该柔性钻杆包括:第一钻杆接头、第二钻杆接头、造斜钻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钻杆接头与所述第二钻杆接头之间的多个首尾连接的钻杆短节;相邻两个钻杆短节之间通过万向节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壳导向式造斜钻具。
背景技术
在石油工业中,在同一口井中同时开采多个层系的超短半径侧钻技术是石油开采进入现代的主要增产手段之一。
根据曲率半径的不同径向水平井分为长半径井、中半径井、短半径井和超短半径井。曲率半径大于500米为长半径井,曲率半径在100米至500米为中半径井,曲率半径在20至100米为短半径井,曲率半径小于20米为超短半径井。曲率半径越短的井越难以开钻,对钻具的要求也更高。
在现有技术中,钻井工具主要分为射流工具和柔性钻具两大类。
美国某公司拥有一项利用高压旋转射流破岩钻进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利用这种射流钻成的水平井井眼直径较小,且由于水流切割出来的孔道不规则,使得其无法固井完井,孔道因为失去支撑而容易闭合。
以这种射流喷射原理为基础,中国发明专利ZL200920012340.0公开了一种高压水射流喷射组合工具,包括喷射主体和完井辅件,喷射主体除了喷头、高压管等之外还包括割缝柔性筛管,该割缝柔性筛管套装在高压管的外侧,在喷射进尺至设计井深后,上提钻具,而割缝柔性筛管及防砂筛网均保留在所喷射形成的井眼内,由此实现完井。
但是这种割缝柔性筛管的割缝由于与井眼的钻进方向垂直,且割缝往往并不是规整的圆弧形,因此在下井过程中割缝往往会与井壁发生大面积的刮擦,从而导致整套组合工具无法顺利前进。
在中国发明专利ZL96249291.4中公开了一种柔管钻具,由弹性弯齿套及其内套装的柔性钻管构成90°造斜装置,弹性弯齿套主体为弹性钢筋串联的扇形环状空心连接片;柔性钻管的齿套是由用销钉依次连接的管状球面连接环组成的万向柔性空心齿套。90°造斜装置被拉伸呈直线状下入井内后,驱动造斜装置内的柔性钻管转动,将扭矩传递给钻头,钻压通过弹性弯齿套也传递给钻头,从而实现钻进。
由于弹性弯齿套套在柔性钻管的外侧,而弹性弯齿套容易发生偏心,而与井壁发生碰撞,为避免在钻进过程中常见的偏心现象,该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在其随后的中国发明专利ZL00258470.0中进一步进行改进,柔性钻具由管式弹性弯齿套导向筒和带有滚动轴承的柔性钻杆构成。这种装置的侧向动力来自于跟进导向管的侧向推力,弹性的导向筒能够促使钻头转向,而导向筒的外壁上设有多组导向扶正条和更多的防扭限位片,确保整个导向筒能够按设定方向弯曲;而在导向筒内侧还设有可弯曲的内外球形键,每组球形键上组装滚珠扶正轴承,由此使柔性钻杆不与导向筒内壁直接接触,以减少可能造成导向筒偏移的摩擦力。
这种弹性弯齿套导向筒上设有横向的割缝,也就是说这种导向筒也是一种割缝柔性管,同样具有如前所述由于割缝存在导致的缺陷,同时割缝还破坏了原本硬质材料导向筒本身的强度。另外,扶正导向条不仅同样容易与井壁之间产生摩擦,而且其导向能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受到质疑,因此这类柔性钻具并不能真正为钻井行业所认可。
另外,这种结构在柔性钻杆完成造斜后,需将先前钻进用的钻具吊出,重新接上普通钻杆再下井至造斜段继续进行水平钻井,需要两次钻井才能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6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水龙头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智能化汽车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