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2523.1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2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均;刘新;兰飞;黄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轱辘汽车维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数据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于提供车辆行驶的环境参数,并将该环境参数处理后生成的第一数据,存储至区块链中,从而提高车辆环境数据的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通过终端设备获取车辆的标识信息和环境参数;采用预置的算法对环境参数进行处理,生成第一数据;将标识信息和第一数据按照预置的格式处理得到第二数据;利用第一密钥对第二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三数据;将标识信息及第三数据关联存储并登记在区块链中;接收第三方用户设备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包含车辆的标识信息;将与数据请求中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三数据发送至第三方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车载行车记录设备,是用来记录终端采集到的行车记录数据和驾驶行为数据,并将其传送到服务器,为后期对该车辆性能、维修保养、车辆买卖折旧率计算等提供基础数据。
由于车辆行驶环境不同,如多雨雪/多灰尘/高温/低温/高湿度/高海拨低氧等环境,对车辆不同配件损耗,车辆磨损,折旧等各不相同,对车辆的后期基本维护、车辆故障、配件损耗程度的准确判断增加了难度;其次,现有技术中车辆数据大多是驾驶行为数据及GPS数据,缺少车辆行驶中的环境参数,无法评估环境参数给车辆带来的长期影响。
因现有的行车记录设备只对车辆的行车记录数据和驾驶行为数据进行记录,无法预估环境参数对车辆的长期影响;且现有的记录数据大多采用数据采集方集中管理方式,所有数据通过终端发送到指定服务器,从而造成后期车辆行驶环境数据的缺失,及车辆行驶数据被篡改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于通过终端设备获取车辆的环境参数,并采用预置的算法对该环境参数进行处理,以得到环境参数对车辆影响的第一数据;其次,车辆数据的处理系统将该第一数据加密并存储等级至区块链中,以保证了第一数据的真实性及不可篡改性。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终端设备获取车辆的标识信息和环境参数;
采用预置的算法对环境参数进行处理,生成第一数据;
将标识信息和第一数据按照预置的格式处理得到第二数据;
利用第一密钥对第二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三数据;
将标识信息及第三数据关联存储并登记在区块链中;
接收第三方用户设备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包含车辆的标识信息;
将与数据请求中的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三数据发送至第三方用户设备。
优选的,在通过终端设备获取车辆的标识信息和环境参数之前,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的注册请求,并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第一密钥。
优选的,采用预置的算法对环境参数进行处理,生成第一数据,包括:
分别确定环境参数的不良环境因子;
确定不良环境因子对车辆各部件的影响系数;
根据预置的第一算法,利用不良环境因子和影响系数,计算车辆各部件的磨损率;
根据预置的第二算法,利用各部件的磨损率,计算车辆的折旧率;
将车辆各部件的磨损率、车辆的折旧率与采集到的环境参数封装生成第一数据。
优选的,数据请求还包括:
第三方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接收第三方用户设备的数据请求之后,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轱辘汽车维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轱辘汽车维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2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飞鸟组合训练器械
- 下一篇:一种固体粉尘气溶胶发生装置及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