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为鳖持续提供鲜活饵料的稻田种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0928.1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4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谱远;王怀晰;宋娇;李星星;韩洪波;王鸿雁;杨云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水产站(遵义市水产繁殖场);贵州山至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7/02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2 | 代理人: | 李雪梅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持续 提供 鲜活 饵料 稻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为鳖持续提供鲜活饵料的稻田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稻田养鱼是一种种养结合,稻渔共生、稻渔互补的农业种养模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鳖俗称甲鱼、水鱼、团鱼和王八等,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水产品。“鳖共生”就是两者同时生产、生长的一种共赢模式,该模式利用了人为构建的稻田环境,充分发挥鳖稻共生的除草、除虫、驱虫、肥田等作用,实现了同一稻田内既种稻又养鳖,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效果,成为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在传统的“鳖共生”模式中,鳖饵料来源有:一是利用稻田中的昆虫和其他水生动物等天然饵料,具有饵料来源有限,食物量不足缺点;二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具有养殖成本高,饵料利用率较低,养殖鳖品质较差的缺点;三是在放养鳖时,套养鲫鱼、罗非鱼、草鱼或鲢鱼等饵料鱼,但伴随着饵料鱼的生长,适口性差,鳖生长受限的缺点逐步暴露。这些缺点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因此,在鳖共生养殖过程中,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为鳖持续提供鲜活饵料的方法,以提高稻田综合种养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鳖的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为鳖持续提供鲜活饵料的稻田种养方法,它有效提高了稻田综合种养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鳖的品质。
一种为鳖持续提供鲜活饵料的稻田种养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稻田的准备: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耕作层深厚不漏水的稻田,将深耕后的田地四周夯实、加高50~60cm,宽40~50cm,同时四周用彩钢板建防逃设施,高50~55cm,基下埋20~25cm,间隔150cm钉竹桩或木桩加以牢固;田埂内侧80~85cm开挖养殖沟,上宽150~200cm,下宽120~150cm,深80~100cm;养殖沟内侧为水稻种植区,养殖沟与种植区间用水泥砖堆砌隔开,有助于种植区内保水;在稻田一角设置晒台区,供鳖上岸休息;进排水口设置拦鱼网,拦鱼网的孔径为2~3mm;在移栽水稻前每亩均匀施撒50~60kg的有机肥和生物肥,禁用化肥,后每隔30~35天追肥1次,每次25~30kg/亩;秋季在稻田中种植绿肥、紫云英,移栽秧苗前10~15天将绿肥、紫云英打碎还田;
(2)水稻品种的选择及栽培:水稻品种选择分蘖能力强,抗病虫、抗倒伏、叶片直立的品种川优6203和滇屯502,采用机器插秧,插秧密度为1.2~1.3万穴/亩,每穴4~5株,均采取宽窄行模式,双行株距17~20cm,行距30~40cm;
(3)种鱼的放养:罗非鱼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强且已经性成熟可直接繁殖的种鱼,规格为200~300g/尾,放养密度为100~150尾/亩,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浸泡5~8分钟,对鱼体进行消毒;罗非鱼在水温20~25℃环境下时,繁殖能力很强,每月可繁殖一次,5~7天可孵出鱼苗,鱼苗可作为鳖的持续鲜活饵料;
(4)鳖的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活动力强的鳖,用3~4%的食盐水浸泡5~8分钟进行杀菌消毒,然后放入稻田中,放养规格为500~600g/只,放养密度为70~80只/亩;此规格阶段的鳖成活率高,生长快,4~8个月可达到上市规格;
(5)日常种养管理:每天巡塘检查1~2次,检查稻、鱼、鳖生长情况,检查水质、水位情况,检查防逃设施是否牢靠。
采用所述有机肥可以肥水、培育浮游动植物,罗非鱼以稻田中的有机碎屑、杂草、浮游动植物为饵料来源,鳖又以罗非鱼所繁殖的幼鱼为饵料,由此形成食物链,持续为养殖鳖供给鲜活饵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科学地利用物种间食物链关系,结合本地气候情况,提供一种利用罗非鱼一年多次繁殖特性为鳖持续提供鲜活饵料的稻田种养方法,以提高稻田综合种养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增强养殖鳖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罗非鱼,又叫非洲鲫鱼、越南鱼、南洋鲫等,它是世界水产业重点科研培养的淡水养殖鱼类,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通常生活于淡水中,也能生活于不同盐份含量的咸水中。罗非鱼是杂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在水温20~25℃的环境下,其繁殖能力强,每月可繁殖一次,5~7天即可孵出鱼苗,可作为鳖的持续鲜活饵料供给来源。本发明利用罗非鱼的一年多次繁殖的特性,将其与鳖共养,建立一个共生共养且环保健康的生态食物链。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罗非鱼一年多次繁殖特性为鳖持续提供鲜活饵料的稻田种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水产站(遵义市水产繁殖场);贵州山至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遵义市水产站(遵义市水产繁殖场);贵州山至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09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间作花生套种红薯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浅生淮山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