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像设备和一种镜头调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0346.3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袁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3/36 | 分类号: | G03B13/36;G02B7/28;G02B7/09;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传感器 调焦轮 成像设备 光栅 电平跳变 镜头调焦 高电平 处理器 转动 电机部件 宽度相等 手动调焦 相邻光栅 镜头 参数表 齿间隙 低电平 内侧壁 低电 预设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和一种镜头调焦方法,成像设备包括:调焦轮、两个光电传感器、至少三个光栅、处理器、电机部件和镜头,光栅分布在调焦轮的内侧壁上,相邻光栅之间存在宽度相等的齿间隙。处理器首先确定第一光电传感器生成的第一电信号以及第二光电传感器生成的第二电信号;然后根据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基于预设的参数表,确定调焦轮的当前转动方向;最后,根据第一电信号或第二电信号的电平跳变个数,确定调焦轮的当前转动角度,第一电信号或第二电信号的电平跳变包括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和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应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利用光电传感器实现对镜头的手动调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和一种镜头调焦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手持式红外热成像设备上配置的红外镜头的调焦方式包括自动调焦和手动调焦。
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手动调焦方式是利用机械齿轮连接装置实现的,具体的,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成像设备利用机械齿轮连接实现调焦的调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转动机械调焦轮101时,利用机械调焦轮101与转接圈102的齿轮啮合,以及固定在凸轮104上的销钉103,带动凸轮104圆周方向旋转,进而通过定位销105驱动调焦镜筒106沿轴向方向前后移动,实现手动调焦。
虽然,应用上述方式可以实现对红外镜头的调焦,但是,齿轮传动装置中包括的零件数量多、加工精度高且齿轮间的传动复杂,不仅加工成本高难度大,而且无法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和一种镜头调焦方法,以利用光电传感器和光栅实现对镜头的手动调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成像设备包括:调焦轮、两个光电传感器、至少三个光栅、处理器、电机部件和镜头,其中,光栅分布在调焦轮的内侧壁上,相邻光栅之间存在宽度相等的齿间隙;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光电传感器生成的第一电信号;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二光电传感器生成的第二电信号;其中,第一电信号是第一光电传感器经过光栅时生成的,第二电信号是第二光电传感器经过光栅时生成的;
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基于预设的参数表,确定调焦轮的当前转动方向,其中参数表包括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与调焦轮预设转动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
处理器,用于根据第一电信号或第二电信号的电平跳变个数,确定调焦轮的当前转动角度,其中,第一电信号或第二电信号的电平跳变包括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和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
可选的,处理器,还用于根据镜头的第一参数配置和调焦轮的当前转动方向,确定镜头的调焦方向;
根据镜头的第二参数配置和调焦轮的当前转动角度,确定镜头的调焦距离;
基于镜头的调焦方向和镜头的调焦距离,电机部件对镜头进行调焦。
可选的,调焦轮的当前转动角度等于电平跳变个数乘以一个齿周期夹角,其中,齿周期夹角是一个齿周期在调焦轮的内侧壁上对应的夹角,齿周期是一个光栅的宽度与一个齿间隙的宽度之和。
可选的,成像设备还包括固定件,两个光电传感器安装于固定件上;
参数表还包括两个光电传感器在固定件上的位置之间的预设相位差;
当两个光电传感器安装于固定件上时,两个光电传感器在固定件上的位置之间的当前相位差符合预设相位差,其中,根据齿周期夹角和两个光电传感器在固定件上的位置之间的夹角,计算当前相位差。
可选的,参数表包括第一电信号的五个连续的电平信号、与第一电信号对应的第二电信号的五个连续的电平信号,与调焦轮预设转动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0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