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9581.9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1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胜;宋文选;易巧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黄成萍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内 温度采集器 无线传输模块 温度采集模块 中央处理器 温度调节系统 无线通信模块 控制模块 温度信息 无线发射和接收 自动调节和控制 采集 无线通信协议 车载空调 信号传输 舒适度 网络化 智能化 温差 行车 安全 | ||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空调、温度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中央处理器和控制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车内温度采集器和车外温度采集器,所述车内温度采集器和车外温度采集器分别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发射和接收装置将温度采集模块的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控制模块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车内温度采集器采集车内温度信息,车外温度采集器采集车外温度信息;利用无线通信协议,自动调节和控制车内温度,使得车内温度与车外温差处于科学的差值,增加舒适度,使行车更加安全,网络化、智能化程度高,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车内温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正在逐年增长,成为广受欢迎的代步工具。
车载空调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原件、蒸发器、风机及必要的控制部件构成,用于调节车内温湿度。但是,车载空调用大部分使用旋钮调节出风大小,很难控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利用无线通信协议,自动调节车内温度。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空调、温度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中央处理器和控制模块;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车内温度采集器和车外温度采集器,所述车内温度采集器和车外温度采集器分别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发射和接收装置将温度采集模块的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控制模块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车内温度采集器采集车内温度信息,车外温度采集器采集车外温度信息;
所述中央处理器采根据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温度信息,将车内温度信息和车外温度信息相加,计算得到温度平均值,将车载空调温度调节成温度平均值的1.1倍。
所述控制模块切换调节温度的模式,可调节车载空调自动控制温度或人工控制温度。
所述中央处理器集成在车辆的电路控制装置中。
所述车外温度采集器位于车辆顶部,包括防水和层和防冻层。
所述车内温度采集器包括若干传感器,分别位于车内车头、车尾和车中部。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利用无线通信协议,自动调节和控制车内温度,使得车内温度与车外温差处于科学的差值,增加舒适度,使行车更加安全,网络化、智能化程度高,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模块的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空调、温度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中央处理器和控制模块;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包括车内温度采集器和车外温度采集器,所述车内温度采集器和车外温度采集器分别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发射和接收装置将温度采集模块的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器;控制模块连接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车内温度采集器采集车内温度信息,车外温度采集器采集车外温度信息;
所述中央处理器采根据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温度信息,将车内温度信息和车外温度信息相加,计算得到温度平均值,将车载空调温度调节成温度平均值的1.1倍。
所述控制模块切换调节温度的模式,可调节车载空调自动控制温度或人工控制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印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95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