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MOLE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6499.0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7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25 | 分类号: | G09G3/3225 |
代理公司: | 44265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才桂<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moled 显示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AMOLE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本发明的AMOLED显示装置的OLED面板具有多个子像素,每一行子像素对应电性连接一OVSS走线,至少一个位于基板中心区域的子像素为侦测子像素,驱动时,利用侦测模块得到输入侦测子像素的电源负电压的最大值,通信模块接收需要显示的画面中的最高灰阶值或最高数据信号电压,控制模块根据需要显示的画面中的最高灰阶值或最高数据信号电压、以及输入侦测子像素的电源负电压的最大值,从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查找表中查找得到对应的最小电源正电压,并产生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压输出模块输出对应的电源正电压至OLED面板,能够降低AM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耗,同时提升AM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MOLE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近180°视角、使用温度范围宽,可实现柔性显示与大面积全色显示等诸多优点,被业界公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显示装置。
OLED按照驱动方式可以分为无源驱动和有源驱动两大类,即直接寻址和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矩阵寻址两类。其中,有源驱动也称为有源矩阵(ActiveMatrix,AM)型,AMOLED中的每个发光单元都由TFT寻址独立控制。发光单元和TFT寻址电路组成的像素驱动电路需要通过导线对其加载电源负电压(OVSS)进行驱动。
随着时代及技术的进步,大尺寸、高分辨率的AMOLED显示装置逐渐发展起来,相应的,大尺寸AMOLED显示装置也需要较大尺寸的面板及较多数量的像素,面板导线长度将越来越长,导线电阻也越大。不可避免的,电源负电压会在导线上产生IR压降(IR Drop),导线的电阻值使得每一个像素驱动电路获得的电源负电压不同。具体地,请参阅图1,现有的一种AMOLED显示装置包括:基板10、设于所述基板10上的呈阵列式排布的多个子像素、以及设于所述基板上10的多条平行间隔排列的OVSS走线20,每一行子像素对应电性连接一条OVSS走线20并由对应的OVSS走线20提供电源负电压OVSS,所述电源负电压OVSS从位于基板10边缘的所述OVSS走线20的两端输入到所述OVSS走线20中,当AMOLED显示装置正常显示时,由于IR压降的影响,电源负电压OVSS经OVSS走线20传输后,位于基板10中心区域的子像素接收到的电源负电压OVSS要大于位于基板10两端位置的子像素接收到的电源负电压OVSS,请参阅图2,图1所示的AMOLED显示装置的子像素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00、第二薄膜晶体管T200、电容C100、及有机发光二极管D100,第一薄膜晶体管T100的栅极接入扫描信号SCAN,源极接入数据信号DATA,漏极电性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T200的栅极,第二薄膜晶体管T200的漏极接入电源正电压OVDD,源极电性连接有机发光二极管D100的阳极,电容C100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第二薄膜晶体T200的栅极及源极,有机发光二极管D100的阴极电性连接对应的OVSS走线20接入电源负电压OVSS,当位于基板10中心区域的子像素接收到由于IR压降被抬升的电源负电压OVSS后,由于电容的耦合效应,作为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200栅极的电压会有相同的电压抬升,使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欲夹断点电压轨迹出现偏移。现有技术中,驱动薄膜晶体管在面板显示时需要处于其特性曲线中的饱和区,以使流过驱动薄膜晶体管及有机发光二极管D100的电流保持稳定,在使驱动薄膜晶体管位于其特性曲线中的饱和区的前提下降低其漏源极电压差,也即降低电源正电压OVDD的电压值,能够降低AMOLED显示装置的驱动功耗,通常的做法为,根据待输出画面中最大灰阶值或最大数据信号电压值所对应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最小漏源极电压差来调整电源正电压OVDD,并没有考虑由于IR压降导致的电源负电压OVSS的电压抬升,则在调整电源正电压OVDD时容易使位于基板10中心区域的子像素的驱动薄膜晶体管在显示时处于其特性曲线的线性区,进而出现显示画面不均匀的现象。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6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强风广告架
- 下一篇: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