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体验质量评估模型建立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3787.0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3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体验 质量 评估 模型 建立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体验质量评估模型建立方法及设备,用于对企业级的WLAN的用户体验质量进行评估。该方法包括:获取训练数据样本集,训练数据样本集包括通过不同类型的用户设备中的不同种类的应用业务在WLAN覆盖范围内的多个AP不同位置进行网络体验时的用户体验质量标签、AP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无线通信参数以及AP的无线环境参数;根据每一种应用业务对应的训练数据样本集和每一种应用业务需要采用的算法模型,建立每一种应用业务的二分类模型;无线参数包括AP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无线通信参数和/或AP的无线环境参数;根据每一种应用业务的二分类模型得到用户体验质量评估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户体验质量评估模型建立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企业级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广泛应用于商场、企业、医院、学校等场所的网络构建,其中,企业级的WLAN包括的无线控制器(WirelessAccess Point Controller,AC)、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数量众多。在这些场所中,需要达到的最优效果是让用户在WLAN覆盖范围内的每个位置的用户体验质量(QoE,Quality of Experience,QoE)都较为良好,因此在WLAN网络部署之后需要实时的评估每个用户使用无线网(Wireless-FIdelity)的用户体验质量,进而对网络部署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其中,影响用户体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三部分,即业务的原始质量、数据传输网络质量、用户设备对业务的呈现能力。其中,业务的原始质量是指业务提供商所提供业务的质量,例如业务为视频服务时,则该原始质量则是指视频的清晰度,例如可以分为高清、超清、蓝光超清等等;数据传输网络质量则是在业务进行过程中传输网络的质量,例如移动运营商的网络的质量;用户设备对业务的呈现能力则是指用户设备的性能高低。
由于用户使用的用户设备的类型众多,例如可以为手机、IPAD以及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等,而相对应的,每一类型的用户设备还可以进一步的包括各个品牌类型,同时,用户体验的业务类型种类众多,例如可以为网络电话(Voice overInternet Protocol,VoIP)、视频通话、手机电视、手机游戏等,且在企业级的WLAN中AP数量庞大,且部署较为密集,因此通过用户反馈结合人工运行维护这样的方式显然是不太现实的。目前,对于用户体验质量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针对具体的业务场景的用户体验质量评估方法,以及针对运营商有线网络环境或者运营商移动网络的用户体验质量评估方法。例如移动视频质量评估方法,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特定的某一种业务场景,而对于其他的业务并不适用;或者,针对运营商有线网络环境或者运营商移动网络的用户体验质量评估方法,但由于运营商有线网络环境或者运营商移动网络与企业级的WLAN的部署方式的不同,因此这种用户体验质量评估方法也不适用于企业级的WLAN。可见,如何对企业级的WLAN的用户体验质量进行实时的评估,进而根据评估结果对企业级的WLAN进行改进优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体验质量评估模型建立方法及设备,用于对企业级的WLAN的用户体验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体验质量评估模型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训练数据样本集,所述训练数据样本集包括至少一个训练数据样本,且所述训练数据样本集包括通过不同类型的用户设备中的不同种类的应用业务在WLAN覆盖范围内的多个AP不同位置进行网络体验时的用户体验质量标签、AP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时的无线通信参数以及AP的无线环境参数,其中,一个训练数据样本包括一个用户体验质量标签、至少一个无线通信参数和至少一个无线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训练数据样本集获得每一种应用业务对应的训练数据样本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3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