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淤泥固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2076.1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3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珈乐;王景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鹏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徐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固化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淤泥固化剂及其应用,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和河湖中高含水量污淤泥的固化处理,该污淤泥固化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硅铝铁钙氧化物26%~44%;氧化钙19%~37%;特种水泥13%~30%;聚丙烯酰胺5%~25%;壳聚糖0.2%~3%。本发明所述污淤泥固化剂利用工业废弃物自身化学性质和相互间的活性激发,实现污淤泥固化及稳定化;有效降低污淤泥的含水率,提高污淤泥早期抗压抗折强度,利于填埋时机械操作;利用壳聚糖吸附污淤泥中的重金属、降解有机物、使病原体失活,在降低污染的同时还能消除恶臭;所述污淤泥固化剂价格低廉、固化过程简单,固化后的污淤泥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淤泥的化学固化剂,尤其是涉及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水污淤泥和河湖污淤泥的固化方法以及应用。
背景技术
污淤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粘稠状物质,它以好氧、厌氧微生物为主体,同时也混入原污水中带有的泥沙、纤维、动植物残体及吸附在其上的有机物、金属、病菌、虫卵、胶质等多种复杂的混合体。对于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城市中的河流湖泊来说,由于有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系统,造成污水污淤泥中的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病原体、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水含量一般在80%以上,如果处置不当,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中国CN201510779534.3号专利申请一种脱水污淤泥固化剂、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脱水污淤泥固化剂中磷矿石、电石渣、尾矿渣和大理石渣按质量百分比为(1~3):(1~3):(1~3):(1~3),其制备方法包括:分别对磷矿石、电石渣、尾矿渣和大理石渣进行水洗、烘干、破碎、球磨处理后,按比例混合均匀。脱水污淤泥固化剂的使用方法包括:脱水污淤泥与添加的脱水污淤泥固化剂按比例搅拌均匀,实现固化。固化后的脱水污淤泥在常温常压覆膜养护3天后抗压早期抗压强度能够达到78KPa,浸出液的pH介于5~10。该发明的缺点是固化剂成分复杂,固化时间长,不能满足城市污淤泥高日产量和快速处理的需要。
中国CN201010594732.X号专利一种污淤泥固化剂及固化污淤泥的方法。所述污淤泥固化剂含有硅酸盐水泥和活性氧化镁。所述污淤泥固化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淤泥和河道污淤泥的处理。该固化剂固化时间短、操作简单、降解和固化重金属效果明显。在处理污淤泥和底泥时,所述固化剂可以在4小时内快速固化污淤泥,5天达到填埋要求,降低城市污淤泥和河道底泥中总金属含量60%至90%以上,特别适合于大型城市化污水处理厂和城市河道污淤泥的固化处理。但是,该发明也存在固化时间长,固化成本高的问题。
目前污淤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农用、焚烧和填埋,还有很大量的污淤泥没有经过任何处理,随意丢弃。由于污淤泥的含水量高,污染物含量高成分复杂,现有处理方式一般存在环境污染、处理成本过高、处理时间过长,同时也容易引起填埋场工程地质灾害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合理处置污水厂以及湖泊污淤泥,解决城市污淤泥的出路已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污淤泥固化剂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污淤泥固化剂及其应用,对高含水量的污淤泥进行固化处理,有效降低污淤泥的含水率,提高污淤泥的早期抗压抗折强度,吸附污淤泥中的重金属、使病原体失活以及降解有机物,消除恶臭,节能环保,节约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淤泥固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硅铝铁钙氧化物26%~ 44%;氧化钙19%~37%;特种水泥13%~30%;聚丙烯酰胺5%~25%;壳聚糖0.2%~3%;所述硅铝铁钙氧化物为工业废弃物粉煤灰、细煤渣、矿渣粉或煤矸石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鹏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鹏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20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