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紧装置以及压紧工装模具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1330.6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5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岳汉荣;张彬;贾维礼;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毓恬冠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紧 装置 以及 工装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紧装置以及压紧工装模具组,涉及压紧技术领域。该压紧装置包括底座、托块、转动机构、伸缩机构和压紧组件。首先将工件固定安装在托块上,然后把胶片粘贴在工件上对应托块的位置,随后转动组件启动,带动伸缩机构转动,从而带动压紧组件从第一工位转动到第二工位,且与胶片的位置对应,接着伸缩组件启动,带动伸缩杆缩进容置筒内,从而带动压紧组件从第二工位下压到第三工位,将胶片和工件压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压紧装置由于采用了通过伸缩机构与压紧组件连接的转动机构,所以能够通过紧密结合的两个工序完成对胶片和工件的压紧加工,实现半自动化加工,压紧效率高,压紧效果好,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紧装置以及压紧工装模具组。
背景技术
目前前梁、中梁以及左右导轨均需要配合3M胶片进行粘贴固定,发明人研究发现,现在都是人工对3M胶片与钣金进行粘贴压紧,可能存在胶量不够,或者上胶位置偏离的情况,导致连接不稳,并且压紧效率低,压紧效果差,加工成本高。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压紧效率高、效果好的压紧装置以及压紧工装模具组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紧装置,能够准确快速的将胶片压紧在工件上,压紧效率高,压紧效果好,实现半自动化加工,减少人力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紧工装模具组,能够准确快速的将胶片压紧在工件上,压紧效率高,压紧效果好,实现半自动化加工,减少人力成本。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压紧装置,用于将胶片压紧在工件上,压紧装置包括底座、托块、转动机构、伸缩机构和压紧组件,托块固定安装于底座上,托块的形状与工件的形状契合,托块用于固定粘贴有胶片的工件,转动机构包括安装架和转动组件,安装架固定安装于底座上,伸缩机构包括容置筒、伸缩杆和伸缩组件,容置筒安装于安装架内,且通过转动组件与安装架转动连接,伸缩杆伸入容置筒,且通过伸缩组件与容置筒滑动连接,伸缩杆远离容置筒的一端与压紧组件连接,在压紧组件远离托块并且伸缩杆伸出容置筒的状态下,压紧组件位于第一工位,在压紧组件与托块位置对应并且伸缩杆伸出容置筒的状态下,压紧组件位于第二工位,在压紧组件与托块位置对应并且伸缩杆缩进容置筒的状态下,压紧组件位于第三工位,压紧组件能够在转动组件的作用下从第一工位转动到第二工位,并能够在伸缩组件的作用下从第二工位滑动到第三工位,以将位于托块上的胶片和工件压紧。
进一步地,压紧组件包括连接杆和压紧件,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连接杆通过连接孔套设于伸缩杆外,且与伸缩杆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压紧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杆远离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槽,压紧件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压紧件包括连接部和压紧台,连接部与压紧台固定连接,连接部与滑动槽滑动连接,压紧台用于将位于托块上的胶片和工件压紧。
进一步地,压紧装置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与伸缩组件连接,以对伸缩组件的行程进行检测,当伸缩组件的行程低于或者超过预设值时,检测机构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包括感应单元和警报单元,伸缩组件与感应单元连接,感应单元与警报单元连接,以在感应到伸缩组件的行程低于或者超过预设值时向警报单元发出控制信号,警报单元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警报单元为指示灯。
进一步地,伸缩组件包括气缸、活塞头和控制器,气缸安装于容置筒内,活塞头伸入气缸,且通过控制器与气缸滑动连接,活塞头远离气缸的一端与伸缩杆连接,以带动伸缩杆伸出或者缩进容置筒,感应单元分别与活塞头和气缸连接,以检测活塞头的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毓恬冠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毓恬冠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1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