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阻隔热功能的电力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6491.6 | 申请日: | 2017-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3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F16L59/02;F16L5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阻隔 功能 电力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管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阻隔热功能的电力管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电力需求的增长,电力事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与之对应的是配套实用的电力管道用量也与日增加。现有的电力管道一般为空心圆柱型,通常是将电缆穿在管道中使用,但是随着电力管道使用年限和使用环境的因素存在,一些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例如:现有的电力管道经常暴露在电缆高架杆上,冬天时温度太低,造成电缆内部金属组织发生变化,影响内部电缆的导电性能,夏天时,高温的天气加快电缆的老化,降低电缆的使用安全性,缩减内部电缆的使用寿命,而迫使内部电缆不得不定期更换,耗时且耗力,增加了运营成本。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叙述且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阻隔热功能的电力管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阻隔热功能的电力管道。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具有阻隔热功能的电力管道,该电力管道结构采用夹层结构设计,共有五层不同的结构组织组成,包括PVC橡胶外圈、阻隔膜层、泡沫隔热层、气凝胶毡层、内管圈,所述内管圈设置在该电力管道的最内层;所述气凝胶毡层设置在该电力管道的最外层;所述泡沫隔热层设置在该电力管道的中间层;所述PVC橡胶外圈设置在该电力管道的最外层;所述PVC橡胶外圈的向内一层是阻隔膜层;所述阻隔膜层设置在泡沫隔热层的靠外边一层;其中,所述该电力管道从内管圈向外圈层的结构依次分布为内管圈、气凝胶毡层、泡沫隔热层、阻隔膜层、PVC橡胶外圈;所述最外层PVC橡胶外圈向内管圈的结构依次顺序为PVC橡胶外圈、阻隔膜层、泡沫隔热层、气凝胶毡层、内管圈。
优选的,所述PVC橡胶外圈包裹在该电力管道的最外层,其厚度为0.2mm。
优选的,所述阻隔膜层的厚度设置为0.05mm。
优选的,所述泡沫隔热层的厚度设置为0.1mm。
优选的,所述气凝胶毡层的厚度设置为0.1mm。
优选的,所述内管圈的厚度设置为0.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阻隔热功能的电力管道结构设计合理,PVC橡胶外圈包裹在该电力管道的最外层,其厚度为0.2mm,设置在该电力管道夹层的最外层,有利于更有效地保护内部组织,维护内部组织稳定性,延长内部组织的使用寿命,阻隔膜层的厚度设置为0.05mm,PVC橡胶层的体温会随着外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阻隔膜层设置为第一道隔热层,可有效地降低外部温度对内部结构组织的影响,提高使用寿命,泡沫隔热层的厚度设置为0.1mm,泡沫隔热层设置在该夹层的最中间层为核心隔热层,弯曲时其纤维组织不受拉也不受压,泡沫隔热具有高反射系数,能将热量充分地反射出去,有效地保护管道内部电缆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提高该电力管道的实用性,气凝胶毡层的厚度设置为0.1mm,气凝胶毡在常温下导热系数为0.018W/(K·m),柔性毡,定制成硬性板状结构时生产工艺简单,易于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该电力管道的实用性,内管圈的厚度设置为0.2mm,内管圈采用一种硬质材料制成的管筒类结构,起支撑外部夹层结构,增强管道的强度,保护内部电缆不受挤压而损坏,提高该具有阻隔热功能电力管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力管道的内部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力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力管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PVC橡胶外圈,2、阻隔膜层,3、泡沫隔热层,4、气凝胶毡层,5、内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通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6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