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视角的三维成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6226.8 | 申请日: | 2017-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4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杨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聚注通用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G06T17/00;H04N5/247;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100 湖北省孝感市孝汉大道南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角 三维 成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视角的三维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断的从生物身上学习各种知识,进行仿生研究;科学家通过模拟人眼睛对信号的捕捉和处理发明了立体三维摄像,随着三维立体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具备三维摄像功能的设备需求也越来越大,例如,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实现三维立体拍摄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现有技术中配备后置双摄像头或前置双摄像头的终端设备已经很成熟,不仅用双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更加清晰、画质更优,而且双摄像头还能支持景深拍照、实现背景虚化、突出拍摄对象,但是,现有的双摄像头一般都是固定设置于手机前后两侧,无法同时实现通过多个摄像头从多个视角同时拍摄当前场景,此外,现有的双摄像头与设备本体均处于同一平面上无法达到最佳拍摄效果,虽然也有通过三维成像软件来将手机拍摄的多个二维图像合成为三维图像的技术,但往往需要用户用手机从多个角度来拍摄同一场景,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且三维合成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视角的三维成像装置。
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多视角的三维成像装置,包括移动终端,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多视角图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视角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支架、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第三图像传感器、第四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支架包括一柱状基座,所述柱状基座顶端中心设置一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左侧图像传感器安装部和右侧图像传感器安装部,所述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的间隔设置在左侧图像传感器安装部上,所述第三图像传感器和第四图像传感器的间隔设置在右侧图像传感器安装部上,左侧图像传感器安装部和右侧图像传感器安装部之间的角度可以进行调节,移动终端还包括三维成像模块,将所述四个摄像头从多个视角采集的图像转换成三维图像信息,并传给移动终端的屏幕显示。
所述图像传感器支架内设置有相应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将所述四个图像传感器采集的图像数据传送给移动终端的三维成像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基座上还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可以接收移动终端的角度调节指令来自动调节左侧图像传感器安装部和右侧图像传感器安装部之间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传感器支架是可折叠式的,左侧图像传感器安装部和右侧图像传感器安装部之间的夹角为0时,可以将左侧图像传感器安装部和右侧图像传感器安装部折叠收纳于移动终端本体的背面的容纳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图像安装部和右左侧图像安装部设置有闪光灯或柔光灯。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既可以利用左右对称设置图像传感器拍摄面前的景物,还可以调节左右图像传感器安装部之间的角度实现多视角拍摄,使拍摄的图像更全面、更清楚、有效突出拍摄对象,从而达到最佳的拍摄角度与拍摄效果,极大的方便了后续三维成像模块进行三维图像合成,提升了三维成像的速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远程监控指导平台构成图。
移动终端1、图像采集单元2、图像标记单元3、云服务器4、多视角图像拆分单元5、三维建模单元6、远程显示对比平台7、显示模块8、对比模块9、远程指导模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聚注通用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聚注通用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6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