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压操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5883.0 | 申请日: | 2017-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4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余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永海 |
主分类号: | B21D53/16 | 分类号: | B21D53/16;B21D22/02;B21D37/10;B21D43/00;B21D43/28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74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3309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操作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材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压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对圆形钢环进行制造时,通常难以通过一台设备完成,需要多道工序配合才能冲压成型出一个圆形钢环,不仅工作效率低下,且工人的投入量、劳动强度等都很大。并且,冲压出的圆形钢环合格率很低,质量难以保障。
冲压成型后的工件通常采用滚筒输送机输送至下一环节,工人进行检查、包装并出库。但是,现有的滚筒输送机存在滚筒维修、更换困难的问题,更换滚筒需要对输送支架进行拆卸,维修操作非常繁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维修方便、工件合格率高的冲压操作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操作系统,包括切割单元、送料单元、冲压单元及出料单元;所述冲压单元包括下模、可相对下模上下动作的上模及驱动上模上下动作的上模驱动件;所述上模上设有冲臂和设于冲臂上的压柱;所述下模上设有冲压腔、对称设于冲压腔内的两冲压配合件及设于该冲压配合件上的弧状凹部;所述冲压配合件与所述冲压腔内壁为活动连接;所述冲臂上设有与所述压柱相配合的限位装置;所述出料单元包括输送支架、沿输送支架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输送滚筒、用于驱动所述输送滚筒转动的驱动部件、与所述驱动部件传动连接的罩件及活动套设于所述输送滚筒外的锁定套件;所述锁定套件上设有与该罩件防脱配合的防脱件和用于解除该防脱件与罩件之间的防脱配合的解锁装置。本发明在对工件进行冲压时,可通过压柱先行对钢条进行弯曲,之后在压柱运动的过程中同步驱动冲压配合件发生翻动,在对钢条的两端进行弯曲操作,同时,两弧状凹部能够配合形成圆形的通槽,从而即可将钢条冲压成为圆形的钢环,从而通过一台设备即可实现对钢环的冲压,不仅工作效率高,且工人的投入量非常少,极大程度的减小了生产成本和用工成本;限位装置的设置,可将工件限制在限位装置的端部和冲臂的表面之间,有效防止工件在冲压时位置发生偏转,保证工件两端能够完全对准,被冲压成为一个正圆形,提高工件的合格率;通过锁定套件的设置,来实现输送滚筒与罩件之间的连接,从而当锁定套件与罩件之间的防脱配合被解除时,输送滚筒便可以直接从输送支架上取下,无需对输送支架进行拆卸即可方便的将输送滚筒拆卸下来,从而对于输送滚筒的维修非常简便,无需占用过多的时间,维修耗时少,操作省力;且避免冲压后的工件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停滞现象,提高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接件和设于连接件上的限位套件,该限位装置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连接件向靠近冲臂侧翻动,所述限位套件套至所述压柱上;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接件向远离冲臂侧翻动,限位套件脱离压柱。
进一步的,当冲臂冲入至所述冲压腔时,所述限位装置由第二位置转换至第一位置;当冲臂离开所述冲压腔时,所述限位装置由第一位置转换至第二位置;从而限位套件仅在冲臂冲入冲压腔时套至压柱上,当冲臂离开冲压腔时,限位套件即可离开压柱,从而不会对工件的出料造成影响,工件在冲压成圆环后,可直接从压柱上被取下,操作简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冲臂相连,另一端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通过弯折部的设置,使得第二连接段下端与冲臂之间的间距相较第二连接段上端与冲臂之间的间距要小,保证连接件在跟随冲臂下压时,弯折部先行插入至冲压腔内,保证连接件受到冲压腔内壁的挤压而向内翻动,使得限位套件套至压柱上;由于限位套件在冲臂充入冲压腔内时,限位套件将套至压柱上,从而限位套件可有效将工件限制在限位套件前端与冲臂之间的间隙内,防止间隙过宽而使得工件在冲压时位置发生偏转,保证工件两端能够完全对准,被冲压成为一个正圆形,提高工件的合格率。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套件与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制成,且由塑料注塑成型; 连接件为塑料制成,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从而连接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相对连接件与冲臂的连接处发生一定的翻转,同时在连接件上的外力消失时,连接件也能够在自身形变的作用下回复至原始状态;同时,加工更为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通过一弹性伸缩件与所述冲臂相连;通过弹性伸缩件的设置,在冲臂离开冲压腔时,可驱动连接件快速回复至初始状态,复位速度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永海,未经余永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58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