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间废气治理自动化控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9117.3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8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贵;庆光平;尹仕兵;付昌群;吴春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82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间 废气 治理 自动化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间废气治理自动化控制。
背景技术:
农药生产工艺先进性和设备连续化自动化水平仍较低,导致合成反应不完全,生产过程不稳定,化工装置装料、加热、减压、反应、吹扫和置换等过程工艺废气泄漏量较大。未对液体储罐呼吸气加装呼吸阀、氮封或蒸汽平衡管。过滤、离心、分离等设备全密闭和自动化水平不足,离心机物料口仍较多采用敞口式设置。反应釜、过滤、离心及干燥等设备未配备废气捕集系统的现象仍占较大比重。废液槽未加盖密封,投料及放料时物料外逸,原料桶、转料桶无盖露天堆放,企业污水处理系统构筑物未密闭,危废暂存库废气未收集处理等现象仍非常普遍。存在明显的生产物料挥发和泄漏,厂区内及周边化工异味明显。
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缺乏有效的运维管理,影响了废气治理效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废气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不健全;②缺乏完善的监测监控预警体系,无法及时掌握废气治理效果及污染物产排情况;③废气的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尚未在农药行业内得到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车间废气治理自动化控制,便于在生产过程总对生产、废物产生处理提供更直接的,更快捷的信息,节省人力、财力资源。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出现问题:
车间废气治理自动化控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自动控制废气;
1、吡虫啉车间烘干废气治理:
(1)压力仪表
测量空气的压力表原则上选用不锈钢波登管压力表;测量污水介质就地压力选用耐腐蚀隔膜耐震压力表,壳体材质塑料,隔膜材质316L,接液材质316L。
(2)流量仪表
测量污水流量的检测仪表选用转子流量计;精度±1%F.S.
(3)液位仪表
液位仪表根据介质状况采用浮球式液位计或磁翻板液位计,采用一体式安装,精度±0.5%F.S,24VDC供电。
(4)分析仪表
pH值采用数字复合电极pH分析仪,配套提供流通式安装支架;
电导率仪采用具有自动温度补偿功能,稳定性好,工作可靠测量精度高,耐腐蚀性强,具有标准模拟信号输出,并配套提供安装支架。
2、二甲四氯车间废气治理
当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时,程序自动报警并转入待机状态,三通放空阀开启,有机废气从事故排放口放空排放,吸附系统自动与生产区隔离,不影响生产车间的正常生产;吸附箱体逐次转入解吸状态。
吸附器设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吸附芯温度,活性碳纤维(ACF)材料的着火点为500℃,温度报警上限控制在130℃,当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上限时报警;该吸附器立即进入脱附状态进行冷却,有效防止吸附芯自燃;并立即开启三通放空阀使之与车间设备隔离。
当发生紧急情况须停机时,按紧急停止按钮,系统立即停止并报警,箱体自动逐次转入解吸状态,并完成解吸过程。
阀门控制系统全部采用气动控制,选用德国费斯托气缸执行阀门的开关动作,该气缸两端均设有缓冲装置,能大大缓解阀板到达上下止点时的冲击力。而且阀板上下均装有弹性和韧性都很好的密封圈,所以阀门的动作不会产生任何火花。
3、杀虫单、杀螟丹车间废气治理
当设备运行中发生故障时,程序自动报警并转入待机状态,三通放空阀开启,有机废气从事故排放口放空排放,吸附系统自动与生产区隔离,不影响生产车间的正常生产;吸附箱体逐次转入解吸状态。
吸附器设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吸附芯温度,活性碳纤维(ACF)材料的着火点为500℃,温度报警上限控制在130℃,当温度超过设定的温度上限时报警;该吸附器立即进入脱附状态进行冷却,有效防止吸附芯自燃;并立即开启三通放空阀使之与车间设备隔离。
当发生紧急情况须停机时,按紧急停止按钮,系统立即停止并报警,箱体自动逐次转入解吸状态,并完成解吸过程。
阀门控制系统全部采用气动控制,选用德国费斯托气缸执行阀门的开关动作,该气缸两端均设有缓冲装置,能大大缓解阀板到达上下止点时的冲击力。而且阀板上下均装有弹性和韧性都很好的密封圈,所以阀门的动作不会产生任何火花。
4、氟虫腈车间废气治理
PLC程序全自动控制,自动切换、交替进行吸附、解吸和干燥三个工艺过程的操作,脱附时间可依照实际废气排放量情况进行手动修改调整,整个流程实现自动运行,不需要设置专门的操作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9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