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触电的电动车充电器接口及插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8077.0 | 申请日: | 2017-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6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曹怀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怀春 |
主分类号: | H01R24/20 | 分类号: | H01R24/20;H01R24/28;H01R13/64;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57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电 电动车 充电器 接口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器的接口及插头,具体涉及一种防触电的电动车充电器接口及插头。
背景技术
电动车作为现在一种新型的绿色出行交通工具,为了增加它的动力,电池大都采用48伏到60伏,已经超出了人体直流安全电压36伏。在使用过程中,必定会有充电环节,但是现有充电器的接口和接头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时常发生小孩玩耍时将硬币等金属异物插进充电器接口,造成电动车电池短路,酿成意外。因此,需要一种有防护措施的充电器接口。综上所述,所以我设计了一种防触电的电动车充电器接口及插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触电的电动车充电器接口及插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触电的电动车充电器接口及插头,包括充电器接口和充电器插头,所述充电器接口包括上端的一个插孔1和下端的两个金属插头呈品字形排列:且所述的上端的一个插孔1内部两侧有互不接触的金属弹片:所述两侧的金属弹片一个与电动车电池正极直接连接,另一个与电动车充电器接口下端的一个金属插头连接;所述充电器插头包括上端的一个金属插头和下端的两个插孔2;且所述上端的一个金属插与绝缘外壳固定,本身相当于一个导体,在使用前不与其它金属部件连接;所述的下端两个插孔2与电动车充电器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直流电正负极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充电器接口的插孔1对应着充电器插头的金属插头;所述充电器接口的两个插脚对应着充电器插头两个插孔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金属插头的材质包含铜以及镀金但不限于铜以及镀金,可以有别的金属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金属插头在插入插孔1时与两侧的金属弹片无缝隙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小孩玩耍时将硬币等金属异物插进充电器接口,造成电动车电池短路,能有效提高安全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中:1、充电器接口;2、充电器插头;1-1、插孔1;1-2、插脚;1-3、金属弹片;2-1、金属插头;2-2、插孔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防触电的电动车充电器接口及插头,包括充电器接口(1)和充电器插头(2),所述充电器接口(1)包括上端的一个插孔1(1-1)和下端的两个金属插头(1-2)呈品字形排列:且所述的上端的一个插孔1(1-1)内部两侧有互不接触的金属弹片(1-3):所述两侧的金属弹片(1-3)一个与电动车电池正极直接连接,另一个与电动车充电器接口(1)下端的一个金属插头(1-2)连接;所述充电器插头(2)包括上端的一个金属插头(2-1)和下端的两个插孔2(2-2);且所述上端的一个金属插头(2-1)与绝缘外壳固定,本身相当于一个导体,在使用前不与其它金属部件连接;所述的下端两个插孔2(2-2)与电动车充电器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直流电正负极相连接;所述充电器接口(1)的插孔1(1-1)对应着充电器插头(2)的金属插头(2-1);所述充电器接口(1)的两个插脚(1-2)对应着充电器插头(2)两个插孔2(2-2);所述金属插头(2-1)的材质包含铜以及镀金但不限于铜以及镀金,可以有别的金属材质;所述金属插头(2-1)在插入插孔1(1-1)时与两侧的金属弹片(1-3)无缝隙连接。
所述本新型装置在这个实施例中,该新型的充电器接口(1)在不使用时,两个外露金属插头(1-2)只有一个与电动车电池负极导通,当小孩玩耍时将硬币等金属异物插进充电器接口同时接触两个外露金属插头(1-2)不会引起电动车电池短路;在使用时,充电器接头(2)的金属插头(2-1)插入充电器接口(1)的上端插孔1(1-1)中,将插孔(1-1)内部的两侧金属弹片(1-3)导通,连接充电器插头(2)的金属插头(2-1)正极与电动车电池正极,即可进行充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怀春,未经曹怀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8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