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配置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基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1985.7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6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付景兴;喻斌;钱辰;熊琦;孙霏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特数 服务小区 服务小区组 传输 用户设备 分组 基站 配置 反馈信息 半静态 动态的 信令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输、配置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基站,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根据接收到的信令确定服务小区组中的服务小区的分组以及与各个分组相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的确定方式,例如能够对一部分服务小区采用半静态的HARQ‑ACK反馈信息比特数确定方法,另一部分采用动态的HARQ‑ACK反馈信息比特数确定方法,无需依据现有技术将服务小区配置成相同且较大的比特数进行传输;根据与各个分组相应的HARQ‑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的确定方式,确定所述服务小区组中各组服务小区的HARQ‑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然后得到所述服务小区组的HARQ‑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以用于传输HARQ‑ACK反馈信息,减少了额外的HARQ‑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节省了传输HARQ‑ACK反馈信息的PUCCH的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配置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基站。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支持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频分双工)和TDD(Test Driven Development,时分双工)两种双工方式。图1是TDD系统的帧结构。每个无线帧的长度是10ms,它等分为两个长度为5ms的半帧。每个半帧包含8个长度为0.5ms的时隙和3个特殊域,即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下行导频时隙)、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和UpPTS(Up Pilot Time Slot,上行导频时隙),这3个特殊域的长度之和为1ms。LTE系统中的传输包括:由基站到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传输(称为下行传输),相应的子帧称为下行子帧,由UE到基站的传输(称为上行传输),相应的子帧称为上行子帧。
在LTE-A(LTE-Advanced,长期演进技术升级版)系统的下行通信中,通过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确保下行数据接收的可靠性。下行的数据是基站通过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物理共享信道)传输给UE的,UE通过传输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反馈信息告诉基站:该UE是否正确地接收了PDSCH。HARQ-ACK信息是UE通过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给基站的。
对于接收到的PDSCH中的每一个TB(Transmission Block,传输块),或接收到的指示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半持续调度)释放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UE需要通过相应上行子帧向基站反馈ACK(正确接收)比特或NACK(错误接收或丢失)比特(以下统称为HARQ-ACK比特),如果基站接收到NACK比特,将重传NACK对应的TB或指示SPS释放的PDCCH。
在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情况下,由于多个下行服务小区以及每个服务小区的多个下行时隙的PDSCH的HARQ-ACK反馈信息在一个上行时隙的PUCCH传输,在同一个服务小区的上行时隙的PUCCH传输HARQ-ACK的下行服务小区称为一个CG(Cell Group,服务小区组),在一个上行时隙的PUCCH传输的HARQ-ACK反馈信息的比特数要进行确定,使基站和UE的理解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19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