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0374.0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6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奕维;郑新安;昌文宗;田浩廷;陆一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F1/1339;G02F1/1333;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34 | 代理人: | 薛晓伟,汪飞亚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主要包括薄膜晶体管(Tin Film Transistor,TFT)阵列基板、彩色滤光(Color Filter,CF)基板、设置在所述TFT阵列基板及所述CF基板之间且有一定排列方向的液晶层以及形成在TFT阵列基板和CF基板内侧用于分配液晶分子的配向层(Alignment layer)。为了保持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均一的盒厚高度(cell gap),通常在液晶层内部设置一定数量的光学间隙子(Photo Spacer,PS)。
具体地,光学间隙子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之间,以支撑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所述彩色滤光基板,进而保持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均一的盒厚高度。在薄化、抛光、盖板玻璃贴合、运送等制造程序或任何产品可靠度试验当中会发生TFT阵列光学间隙子基板和光学间隙子CF基板的暂时性相对位移,此相对位移会使光学间隙子刮伤TFT阵列基板或者CF基板上的配向层。配向层刮伤后失去液晶配向能力,造成显示屏幕画面出现斑点,造成液晶显示面板品质下降,影响生产良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可以有效减少因光学间隙子相对位移而产生的刮伤,可以有效消除因此而产生的屏幕画质降低现象,同时提高了液晶显示面板的生产良率。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液晶层以及光学间隙子,所述光学间隙子位于液晶层中,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像素电极层及配向层,所述配向层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所述液晶层相邻的一侧,所述像素电极层设置于所述配向层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所述配向层包括接触部,所述光学间隙子的底端与所述接触部抵持,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还包括与所述接触部相邻的阻挡部,阻挡部为相对于所述接触部朝向彩色滤光基板形成的凸起,以限制光学间隙子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的相对位移。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液晶层以及光学间隙子,所述光学间隙子位于液晶层中,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平坦层,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还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为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形成的可容纳所述光学间隙子至少部分的凹陷区域,所述光学间隙子的底端嵌入所述阻挡部之中。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设置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为形成于所述光学间隙子两侧的凸起,或为容置所述光学间隙子底端的凹陷区域,这些结构可以有效限制光学间隙子相对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发生位移,从而有效避免配向膜被光学间隙子刮伤,且阻挡部可以是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中的电极电性连接的金属块,该金属块还可以兼具其他的电性功能;另一方面,彩色滤光基板上的黑矩阵分布与光学间隙子所在位置相对设置,从而有效遮蔽小范围损伤而产生的漏光,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品质及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沿II-II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沿III-III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沿V-V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0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