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泵体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9986.8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7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蒋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代发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4 | 分类号: | B23Q3/04;B23Q11/00;B23B47/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152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活塞 调整单元 离合器泵 进油孔 第二腔室 通气管 支撑板 导轨 滑孔 滑块 底座 连通 汽车离合器总泵 室内 第一腔室 固定泵体 滑动连接 金属碎屑 硬质橡胶 轴线方向 充气机 内腔室 吸气机 密闭 内壁 内腔 腔室 粘附 刀具 损伤 | ||
本专利涉及汽车离合器总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泵体夹具,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左、右两端的支柱,两个支柱上均设有相同的调整单元,每个调整单元均包括设有内腔室的箱体和设于内腔室内的活塞,箱体上设有滑孔,活塞上方为第一腔室,活塞下方为密闭的第二腔室,第二腔室连通有通气管,第一腔室内设有导轨,还包括由硬质橡胶制成的用于固定泵体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两个滑孔内的滑块,两个滑块均滑动连接在两个导轨上,两个调整单元上第二腔室的通气管分别连通有充气机和吸气机。本专利意在提供一种离合器泵体夹具,能够调整进油孔的轴线方向,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碎屑粘附在进油孔内对进油孔内壁和刀具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离合器总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离合器总泵的泵体侧围设有进油孔,进油孔需要用钻孔设备进行攻钻加工,进油孔的轴线与泵体的轴线不垂直而是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因此需要专用的用于攻钻加工进油孔的离合器泵体夹具。
另一方面,泵体的进油孔包括小直径的通孔,以及在小直径通孔的基础上用刀具加工扩大进油孔的部分内径。进油孔在攻钻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金属碎屑,在表面力和静电力的作用下,金属碎屑会粘附在进油孔内,在刀具高速旋转的作用下,金属碎屑不断与刀具和进油孔内壁摩擦,对刀具和进油孔内壁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泵体夹具,能够调整进油孔的轴线方向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碎屑粘附在进油孔内对进油孔内壁和刀具造成损伤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离合器泵体夹具,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左、右两端的支柱,两个支柱上均设有相同的调整单元,每个调整单元均包括设有内腔室的箱体和设于内腔室内的活塞,箱体上设有滑孔,活塞上方为第一腔室,活塞下方为密闭的第二腔室,第二腔室连通有通气管,第一腔室内设有导轨,还包括由硬质橡胶制成的用于固定泵体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两个滑孔内的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支撑板铰接,所述滑块底部与活塞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调整单元上第二腔室的通气管分别连通有充气机和吸气机,所述调整单元的第二腔室还连通有软管,软管连通第二腔室和泵体的内腔,软管上设有弹簧夹,所述两个调整单元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对位板,对位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对位板上设有能和泵体上待钻孔位置相对的观察窗。
上述基础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弹簧夹关闭软管,此时两个调整单元的第二腔室密闭,通过充气机和吸气机分别对第二腔室充气或放气,能够推动调整单元的活塞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推动与活塞固定连接的滑块在导轨上滑动,由于支撑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铰接,同时由硬质橡胶制成的支撑板能够被一定程度拉伸,因此能够调节支撑板的倾斜角度,实现调整位于支撑板上的泵体的倾斜角度,进而实现调整进油孔的轴线方向。
上述方案中,通过比对对位板上的观察窗与待攻钻位置的标识的位置相对情况,能够判断进油孔的轴线是否已调整为竖直方向,刀具从上往下下穿过观察窗对进油孔进行加工。
进油孔轴线方向调整至竖直方向后,关闭充气机和吸气机,使用刀具对进油孔进行加工。由于刀具开始对泵体施加向下的力,因此,两个活塞同时受到滑块的向下的推力。此时打开位于软管上的弹簧夹,由于软管连通第二腔室和泵体内腔,第二腔室不再密闭,开始通过软管对泵体的内腔持续地释放气体,由于泵体内腔通过进油孔与外界连通,因此,进油孔处持续产生由泵体内向泵体外的气流,气流能够将进油孔处产生的金属碎屑向外吹,避免金属碎屑粘附在进油孔处,从而避免金属碎屑对刀具和进油孔内腔造成破坏。
上述方案中,刀具对泵体和支撑板施加向下的力时,由于两个滑块同时受到相同的力,滑块和活塞同时向下移动,因此,支撑板的倾斜角度能够保持不变,进油孔轴线方式始终为竖直方向。本方案利用调整单元,实现调节泵体的倾斜角度和进油孔的轴线方向,同时,还能实现进油孔处向外释放气体,实现持续地吹走进油孔处的碎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碎屑粘附在进油孔内对进油孔内壁和刀具造成损伤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代发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代发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9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