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麻棉甲壳素纤维多纤混纺针织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6310.3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6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钟俊杰;王峰;沈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2G3/04;D02G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壳素纤维 混纺针织面料 亚麻棉 多纤 针织面料 吸湿性 平纹 赛络纺纱线 柔韧性 抗菌抑菌 市场开发 亚麻纤维 织物组织 纱线 抗皱性 棉纤维 舒适性 透气性 手感 成纱 横列 抗菌 透气 吸湿 纵行 面料 纤维 风格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麻棉甲壳素纤维多纤混纺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采用织物组织为平纹,横密:43纵行/10cm;纵密:57横列/10cm,针号:12G;纱线:36S/2,60%的亚麻纤维,35%的棉纤维纤维和5%的甲壳素纤维赛络纺纱线成纱,克重:249克/平方米。本发明亚麻棉甲壳素纤维多纤混纺针织面料,可保有较好的舒适性以及较强的抗皱性。该针织面料不仅具有普通面料的风格、手感,还有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吸湿性、透气性,同时带有一定的抗菌抑菌性能。因此该针织面料集舒适、吸湿、透气、抗菌于一体,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将亚麻纤维、棉纤维、甲壳素纤维进行混纺,并织造成面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亚麻是植物的皮层纤维,它的功能是近似人的皮肤,有保护肌体,调节温度等天然性能。现代植物解剖学科学的证明亚麻纤维是天然的束纤维,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其有非麻类纤维无法比拟的优点。亚麻纺织品具有吸湿性好、透气、无静电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亚麻布服装比其它衣料能减少人体的出汗,吸水速度比绸缎、人造丝织品,甚至比棉布快几倍,与皮肤接触即形成毛细现象,是皮肤的延伸。亚麻的这种天然的透气性、吸湿性、清爽性和排性,使其成为自由呼吸的纺织品,常温下能使人体室感温度下降4—8℃,被称为“天然空调”,但亚麻是天然纤维,这种材质韧性十足,但毫无弹力。其他布料在变形之后会慢慢恢复原形,但亚麻做不到,一旦变形就只能起皱,大大降低了亚麻制品外观的美观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麻棉甲壳素纤维多纤混。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仅具有舒适、吸湿、透气和无静电的功能,同时也使面料持久的抗菌抑菌的功能的亚麻棉甲壳素纤维多纤混纺针织面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亚麻棉甲壳素纤维多纤混纺针织面料,采用织物组织为平纹。横密:43纵行/10cm;纵密:57横列/10cm,针号:12G;纱线:36S/2,60%的亚麻纤维,35%的棉纤维纤维和5%的甲壳素纤维赛络纺纱线成纱,克重:249克/平方米。
其工艺流程如下:三种纤维赛络纺纱→并线→倒筒→织片→套口→平车→手缝→水洗→烘干→整烫→包装→入库。
三种纤维赛络纺纱,捻度在905~953捻/m,捻系数在372~435之间。
采用横机工艺,在面料织造时,针对纤维存在的问题,先对纱线进行润滑及上蜡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涉及一一种亚麻棉甲壳素纤维多纤混纺针织面料,其采用织物组织为平纹。横密:43纵行/10cm;纵密:57横列/10cm,针号:12G;纱线:36S/2,60%的亚麻纤维,35%的棉纤维纤维和5%的甲壳素纤维赛络纺纱线成纱,克重:249克/平方米。
产品工艺流程
三种纤维赛络纺纱→并线→倒筒→织片→套口→平车→手缝→水洗→烘干→整烫→包装→入库。
研制过程解决的主要技术关键
(1)纱线的设计
针对亚麻纤维、棉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的特性,根据产品成本及要达到的面料功能效果需求,优选60%的亚麻纤维加35%棉纤维和5%甲壳素纤维达到面料用纱线及其功能的要求。
(2)纺纱工艺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芗菲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6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