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6096.1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2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有山雅广;松田幸雄;小柴裕贵;松村法明;山下贤司;矶田胜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F28D9/00;F28F3/02;F28F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 | 代理人: | 程伟,孙荀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作为冷却车辆的发动机油等的油冷却器(热交换器),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已知如下构成的油冷却器: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在油所流通的管内配置了偏置翅片。
偏置翅片呈以固定间隔反复弯曲而成的波形形状,当俯视时,能够使油等流体通过沿着波形的弯曲线的方向(第一方向)和与其正交的方向(第二方向)双方。也就是说,当俯视时,偏置翅片为使沿着上述第一方向的波形以规定间隔向上述第二方向偏置而形成的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79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偏置翅片向上述第二方向的偏置量变大。
因此,存在缩小波形形状的弯曲的间隔(波形形状的间距)受到限制,无法增加偏置翅片的导热面积的问题。
另外,如果消除偏置而仅增加弯曲次数并使油向沿着翅片的弯曲线的方向流动的话,则存在由于与翅片壁面之间的边界层而导致热交换效率变差的问题。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一种热交换器,其具有层叠的多个芯板和配置于所述芯板间流体流路的翅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板呈以固定间隔反复弯曲而成的V字形或者梯形的波形形状,具有位于波形的顶部的顶部壁、位于波形的底部的底部壁以及连结顶部壁和底部壁的脚部,所述脚部沿着所述顶部壁以及所述底部壁呈矩形的波形形状,具有以沿着所述顶部壁以及所述底部壁的固定间隔形成的台阶壁和形成于该台阶壁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为细长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宽度为所述翅片板的板厚以下。
所述台阶壁也可以形成于从所述顶部壁以及所述底部壁离开的位置。
所述脚部也可以形成为与邻接的脚部相同相位的波形形状。
另外,所述脚部具体来说具有基准壁、相对于所述基准壁向邻接的一个脚部侧突出的第一突出壁和相对于所述基准壁向邻接的另一个脚部侧突出的第二突出壁,所述台阶壁为邻接的所述基准壁和所述第一突出壁之间的台阶面和邻接的所述基准壁和所述第二突出壁之间的台阶面。
并且,也可以在所述基准壁的两侧具有所述第一突出壁和所述第二突出壁,在所述第一突出壁以及所述第二突出壁的两侧具有所述基准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形成于台阶壁的细长的开口部的宽度为翅片板的板厚以下,能够相对地缩小台阶壁。因此,能够缩短(缩小)翅片板反复弯曲时的间隔,并能够增大导热面积。
另外,由于在脚部形成有开口部,因此,在脚部的表面难以发展边界层,能够抑制热交换效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一翅片板和第二芯板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5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一翅片板的立体图。
图6是放大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一翅片板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7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一翅片板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8是沿着图3的B-B线的第一翅片板的放大截面图。
图9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二翅片板和第一芯板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0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二翅片板的立体图。
图11是放大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二翅片板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12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二翅片板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3是沿着图3的C-C线的第二翅片板的放大截面图。
图14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三翅片板和第二芯板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5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三翅片板的立体图。
图16是放大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三翅片板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17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油冷却器所使用的第三翅片板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8是相当于沿着图3的B-B线的位置的第三翅片板的放大截面图。
符号说明
1…油冷却器(热交换器)
2…第一翅片板(翅片板)
31…顶部壁
32…底部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未经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6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车辆拥堵检测方法
- 下一篇:交通人流量自动采集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