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基板的制备方法、玻璃基板及智能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5901.9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罗海宝;曾翠霞;彭世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06 | 分类号: | B32B7/06;B32B17/06;B32B27/06;B32B27/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中山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制备 方法 智能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基板的制备方法、玻璃基板及智能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设计越发趋同,传统手机盖板大多用的是金属或者塑料,因此,在功能创新方面受技术限制渐遇瓶颈时,各大手机巨头纷纷转向外观创新,手机玻璃外壳的出现,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包括2D、2.5D和3D不同的外观玻璃,而且,随着后续5G的推广应用,由于金属外壳有电磁屏蔽,从而影响到手机的通信信号,玻璃材质外壳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但是,目前玻璃除了能实现高亮效果外,色彩一般都比较单一,且颜色无法实时变换,要实现炫彩效果,通常是通过光学镀膜来实现,传统镀膜工艺是在PET膜上做光学镀膜,然后盖底色,最后涂保护层,再通过光学透明胶将膜贴合到玻璃上,因此对PET的透光率要求很高,不仅成本相对较高,工艺复杂,而且有的颜色实现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的制备方法、玻璃基板及智能移动终端,解决玻璃上光学镀膜成本高、炫彩颜色范围欠缺、且难以实现色彩多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光学效果薄膜,所述光学效果薄膜包括具有纳米微球三维规整排列形成的光子晶体结构;在光学效果薄膜的第一面设置保护层;将光学效果薄膜的第二面贴合在玻璃基板上。
进一步地,将光学效果薄膜的第二面贴合在玻璃基板上的步骤具体包括:使用光学透明胶将光学效果薄膜的第二面贴合在玻璃基板上。
进一步地,在光学效果薄膜的第一面设置保护层的步骤具体包括:在光学效果薄膜的第一面粘贴PET膜。
进一步地,在光学效果薄膜的第一面粘贴PET膜的步骤具体包括:使用光学透明胶在光学效果薄膜的第一面粘贴PET膜。
具体地,PET膜的透光率低于90%。
进一步地,在光学效果薄膜的第一面设置保护层的步骤具体包括:用油墨覆盖所述光学效果薄膜第一面。
进一步地,在制备光学效果薄膜,光学效果薄膜包括具有纳米微球三维规整排列形成的光子晶体结构步骤之后包括如下步骤:在光学效果薄膜上贴附离型保护膜;在光学效果薄膜的第一面设置保护层的步骤之前包括如下步骤:去除贴附在光学效果薄膜第一面上的离型保护膜。
具体地,纳米微球的尺寸为100-1000纳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玻璃基板由上述一种玻璃基板的制备方法制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包括玻璃基板,玻璃基板由上述一种玻璃基板的制备方法制得。
区别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的制备方法、玻璃基板及智能移动终端,该玻璃基板可以很好的实现类似光学镀膜的炫彩效果,且克服了光学镀膜的炫彩效果有些颜色难以实现及成本高的困难,从不同角度观看还可以呈现不同的颜色效果,且颜色范围也更丰富,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实惠,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基板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基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基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玻璃基板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玻璃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制备光学效果薄膜,所述光学效果薄膜包括具有纳米微球三维规整排列形成的光子晶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5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多功能电热水壶
- 下一篇:热传递热敏温度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