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4942.6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桂宗彦;王儒旭;荒井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J7/00;C08J5/18;B32B27/08;B32B27/28;B32B3/24;B29C71/02;B29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多孔 取向薄膜 聚乳酸 制备 薄膜 聚乳酸薄膜 性能均匀性 化学分析 绿色环保 卫生护理 表面孔 水处理 溶剂 取向 雾度 电子产品 微观 宏观 加工 医疗 应用 | ||
1.一种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至少单面具有直径在10-1000nm范围内的表面孔,该类孔面积之和占所述薄膜总表面积的20%以上,且薄膜的雾度偏差为不大于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在90℃加热5min时,MD和TD方向热收缩率为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径在10-1000nm范围内的表面孔的孔径分布小于2.0。
4.一种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在原膜的至少单面设置液体层;
b)对设置液体层后的原膜进行单向或双向拉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层中的液体在原膜上的接触角是65°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层中的液体中含有重量份数10%以上的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c)在所述原膜的至少单面设置防渗漏层;
所述的液体层全部或部分被防渗漏层围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渗漏层含橡胶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d)在原膜的至少单面设置保护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液体层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e)对拉伸后的薄膜进行热处理;所述的热处理温度是60-100℃,时间是1s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先端材料研究开发(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49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性聚乙醇酸生物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多孔取向聚乳酸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