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显示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0851.5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6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程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磐石广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7 | 分类号: | G06F3/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秦瑞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显示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显示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在待显示内容在终端屏幕的第一显示区域上进行显示之前,判断所述终端屏幕是否有贴膜,其中第一显示区域为该终端未贴膜时的默认显示区域,在判定终端屏幕有贴膜时,控制待显示内容在第二显示区域进行显示,其中第二显示区域是基于所述贴膜的折射率确定的,且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小于第一显示区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实施上述方案,减小了用户眼睛的视角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视角疲劳,使用户可以观看到与未贴膜时更接近的真实显示效果,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幕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终端显示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出于对终端屏幕的保护,以降低碎屏风险,对终端屏幕进行贴膜已然成为常态,然而人们并未注意到这种“常态”会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进而还可能对用户的健康造成一定损伤。人们都知道,光线在两种不同折射率的透明物质中传播时,通常会发生折射现象。对于贴膜后的终端而言,同样也存在这种现象,在用户使用该终端的过程中,光线从终端屏幕内发出,光线将在终端屏幕与贴膜之间发生折射,请参见图1,基于该贴膜与屏幕的折射率,其折射效果不尽相同,但是,总的来说,经该贴膜折射后的虚拟显示画面(Y)相对于真实的显示画面(X)有一定放大效果,而这种放大效果,一方面是在牺牲画面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因此影响了用户观看体验;另一方面,在用户观看经折射后形成的虚拟显示画面时,相对于真实显示画面需要用户视角转动更大,尤其是用户进行文字阅读时,较大的视角转动以及画面质量的下降,都将成为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的终端显示技术并未注意到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终端贴膜时将影响屏幕显示效果,进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针对该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显示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显示控制方法,所述终端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在待显示内容在终端屏幕的第一显示区域上进行显示之前,判断所述终端屏幕是否有贴膜;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所述终端未贴膜时的默认显示区域;
在判定所述终端屏幕有贴膜时,控制所述待显示内容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进行显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是基于所述贴膜的折射率确定的,且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
可选的,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是基于所述贴膜的折射率确定的,包括:
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上的待显示内容经所述贴膜所折射之后,在所述贴膜表面形成的虚拟显示内容的显示面积等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
可选的,所述虚拟显示内容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存在如下关系:
y=x+2hsinα/√(n^2-(sinα)^2);
其中,y为所述虚拟显示内容的显示宽度,x为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显示宽度,h为所述贴膜的厚度,α为所述终端屏幕的光线向外发射时与法线的夹角,n为所述贴膜相对于所述终端屏幕的折射率。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终端屏幕是否有贴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判定所述待显示内容为目标显示内容:
根据所述待显示内容,获取其所属的应用程序,在判定所述应用程序为预设应用程序时,确定所述待显示内容为目标显示内容。
可选的,所述判断终端屏幕是否有贴膜的步骤包括:
以所述终端屏幕竖直方向上的中线为中心,获取所述终端延所述中线被移动的第一角度值,在所述第一角度值大于预设第一角度阈值时,判定所述终端屏幕有贴膜;否则,判定所述终端屏幕未贴膜。
可选的,所述判断终端屏幕是否有贴膜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磐石广告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磐石广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0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