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表面缺陷在线识别系统的照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8515.1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4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宁;吉咸阳;钱晨;马正北;杨庚;刘逢清;金仙力;郭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姜慧勤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表面 缺陷 在线 识别 系统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表面缺陷在线识别系统的照明装置,旨在为检测线缆表面存在缺陷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属于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线缆表面缺陷能否成功被识别关键在于缺陷目标是否较为明显地区别于表面背景,即缺陷是否突出。如果线缆表面缺陷图像与周围背景有较大的对比度,则线缆表面缺陷在线识别系统能够快速又准确的识别线缆表面存在的缺陷。相反,如果线缆表面缺陷图像与周围背景没有较大对比度,即缺陷与背景分割不明显,淹没在表面背景图像中,即使系统具有优秀的算法,也难将缺陷与背景分割出来,并影响识别系统执行速度,甚至导致缺陷不能被识别。
因此,在线缆表面缺陷在线识别系统中,高质量的图像对于系统识别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合适的照明装置是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图像采集的质量效果,决定系统识别缺陷的准确性与快速性。因此,完善的照明装置对于系统识别出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表面缺陷在线识别系统的照明装置,采用多组光源照明实现对线缆表面360°全方位照明,为图像获取和缺陷识别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可极大提高检测效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缆表面缺陷在线识别系统的照明装置,包括腔体、四个照相机、光源、盖板;所述腔体为由四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板构成的长方体,且四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板分别为长方体的前、后、上、下四个面;长方体的左、右两个面分别为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盖板,两个正方形盖板与长方体构成一个封闭结构;每个长方形板开有一个照相机取景狭缝,供照相机从腔体外部取景;每个正方形盖板的中心开有圆形的线缆进出口,供线缆沿进出口的中心轴线左右移动;每个正方形盖板与腔体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光源,且光源均匀分布于以中心轴线为圆心的环形区域内,该环形区域的内环与线缆进出口边缘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左、右两个正方形盖板上的光源呈对称分布,光源射出光线与中心轴线所成的角度可调,光源采用直射光源照明方式对被测线缆进行照明,直射光源在线缆表面产生反射光,从而形成反射区,取景狭缝位于该反射区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被测线缆为表面平滑的线缆时,光源的倾斜角α与照相机的视场角β满足以下条件:α>(β/2+γ/2);所述被测线缆为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线缆时,光源的倾斜角α与照相机的视场角β满足以下条件:α>(β/2+γ/2+2θ);其中,γ为汇聚透镜或反射式灯罩的束光角,θ为线缆表面倾斜花纹斜率最大的边界线与中心轴线的夹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源为LED光源,并配有汇聚透镜或者反射式灯罩,形成直射光源照明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LED光源为白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封闭结构内部涂黑。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能够对运行的圆柱体状的线缆提供360°全方位照明,着重增强待检测目标特征,减弱背景和噪声的干扰,避免引入额外干扰,从而提供良好的采集环境,保证了线缆表面缺陷在线快速识别。
2、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为线缆表面缺陷在线识别系统提供高质量图像采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线缆表面缺陷在线识别系统的照明装置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线缆表面缺陷在线识别系统的照明装置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照明装置中光源放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照明装置中对于花纹线缆表面反射光线偏斜角度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解释为:1-照相机,2-腔体,3-盖板,4-光源,5-线缆,6-中心轴线,7-进出口,8-光源放置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8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