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的园艺花卉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94590.0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6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涵 |
主分类号: | A01N3/02 | 分类号: | A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园艺 花卉 保鲜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鲜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环保的园艺花卉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花卉生产及其流通已是当今商品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用花卉装饰环境、美化生活、进行礼仪活动,发展人际关系等,已日渐成为世界性的新时尚。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对商品花卉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鲜切花又称切花,是指从活体植株上切取的,用于制作花篮、花束、花环、花圈、瓶插花、壁花,以及胸饰花等花卉装饰的花卉材料,极具观赏价值。但鲜切花被采摘后易出现花头下垂、花茎弯折、鲜重下降、萎蔫等现象,从而大大减短了观赏时间,鲜切花在形态上,例如色泽、香气、硬度等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既影响切花的质量,又影响到切花的价值。因此如何延长鲜切花寿命、保持较长的观赏期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鲜切花的衰老机理及保鲜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了使鲜花保持最佳的品质,减缓枯萎,延长鲜花的保鲜期,常用的方法有茶水法、啤酒法、化学法和烧烤法,但这些方法效果较差,保鲜时间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切花业的商业需求。利用一定化学组分做成的保鲜剂,可以通过抑制切花衰老的生理变化、调节酸碱度、保持水分平衡、提供必要营养以及对花茎断面消毒等多方面对鲜切花进行生理调控,从而达到延长鲜切花的瓶插寿命,提高鲜花观赏品质的目的,是目前鲜切花采后保鲜的潮流。随着鲜花需求的逐年递增,鲜花保鲜剂的市场需求量也日益扩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的园艺花卉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应用简便,见效快,保鲜周期长,使用安全的花卉保鲜组合物,从而减少鲜花运输、存放过程中的经济损失,提高鲜花观赏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保的园艺花卉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聚谷氨酸或其盐11-22份、聚乙烯蜡6-11份、1-甲基环丙烯13-20份、炒青绿茶4-8份、壳聚糖2.5-6份、维生素C15-21份、软脂酸7-12份、虎杖1-6份、生姜2-9份、硫代硫酸银3-8份、聚乙烯醇10-15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2-8份、二氯异氰尿酸纳6-11份,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一种环保的园艺花卉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聚谷氨酸或其盐12-20份、聚乙烯蜡7-10份、1-甲基环丙烯14-19份、炒青绿茶5-7份、壳聚糖3-5份、维生素C16-20份、软脂酸8-10份、虎杖2-5份、生姜3-8份、硫代硫酸银4-7份、聚乙烯醇11-14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3-7份、二氯异氰尿酸纳7-10份,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聚谷氨酸或其盐17份、聚乙烯蜡8份、1-甲基环丙烯18份、炒青绿茶6份、壳聚糖4份、维生素C17份、软脂酸9份、虎杖4份、生姜4份、硫代硫酸银6份、聚乙烯醇13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4份、二氯异氰尿酸纳8份,其余为水。
进一步地,一种环保的园艺花卉保鲜剂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成:
S1:将聚乙烯蜡7-10份、软脂酸8-10份加热至110-130℃,处理15-20min制成油相物料;将1-甲基环丙烯14-19份、壳聚糖3-5份、维生素C16-20份、硫代硫酸银4-7份、聚乙烯醇11-14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3-7份加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相物料,将油相物料高速搅拌加入水相物料混合制得微乳液;
S2:将虎杖2-5份、生姜3-8份和炒青绿茶5-7份粉碎至粉末,加入溶剂加热萃取,过滤去除滤渣,得到萃取液;然后加入聚谷氨酸或其盐12-20份、二氯异氰尿酸纳8份充分搅拌混合制成混合溶液;
S3:将步骤S2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步骤S1的微乳液中,边加边搅拌,充分搅拌混合之后制得保鲜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涵,未经林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45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