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羰基化反应三步法合成吴茱萸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93048.3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9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及方华;王守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71/14 | 分类号: | C07D47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羰基化 反应 步法 合成 吴茱萸 方法 | ||
1.一种利用羰基化反应三步法合成吴茱萸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 取N,N-二甲基苯胺置于容器中,加入催化剂、氧化剂和溶剂,套上充有一氧化碳和氧气混合气体的气球,一氧化碳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1,于40~150℃下搅拌反应1~10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拆除气球,反应液过滤,减压蒸除溶剂后,得粗产物,经柱层析提纯得到N-甲基靛红酸酐;所述柱层析的洗脱液为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其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40:1;
(2) 取步骤(1)制得的N-甲基靛红酸酐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色胺并用乙腈溶解,于常温下搅拌反应1~48小时,薄层色谱法跟踪检测至反应结束,过滤,萃取,分离提纯得到N-(2-吲哚乙基)-2-(甲氨基)苯甲酰胺,实现胺解过程;所述N-甲基靛红酸酐与色胺的摩尔比为1:1~4;
(3) 取步骤(2)制得的N-(2-吲哚乙基)-2-(甲氨基)苯甲酰胺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用甲苯溶解,加入过量的原甲酸三乙酯,100~140℃下回流反应1~72小时至反应结束,过滤,萃取,分离提纯得到吴茱萸碱,实现环化过程;
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钯、碘化钯、溴化钯、醋酸钯、二氯二乙腈钯、三氟乙酸钯或双三苯基磷二氯化钯,且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催化剂与N,N-二甲基苯胺的摩尔比为0.05~0.5:1;
所述氧化剂为氯化铜或醋酸铜,且氧化剂的加入量为:氧化剂与N,N-二甲基苯胺的摩尔比为1~4:1;
所述溶剂为甲苯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其中甲苯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例为10:1;
所述气球的压力为1~100个大气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930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