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矿井隧道的供电箱变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8836.3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5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丁丁;敬华兵;谢晟;李志坚;黄雨梅;陈乐阳;刘更强;陈华;徐凯;王鸿伟;吴嘉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06 | 分类号: | E21F17/06;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徐好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牵引 矿井隧道 供电箱 箱变 动力部件 万向滚动 移动方便 受力件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矿井隧道的供电箱变设备,包括箱变,还包括牵引底座,所述箱变安装于所述牵引底座上,所述牵引底座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滚动件,所述牵引底座上设有用来与动力部件相连的受力件。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移动方便、转向灵活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矿井隧道的供电箱变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矿井隧道中为采矿设备供电的供电箱变采用固定式结构,在矿井隧道开采资源过程中,随着隧道的往前推移,采矿设备与供电箱变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增加,因此需要不断增加供电电缆的长度。而采矿设备多为大型设备,运行时供电电流、电压较大,导致线路损耗大幅度增加,增加了经济成本。由于线路大幅度增加,导致了用在大型设备上系统电压下降,将会大幅度影响设备工况(启动时间加长或者设备无法启动、设备不能满足额定功率)严重影响了开采效率。此外,供电箱变重量达到数吨甚者十几吨,而矿井隧道由于其结构特点(随着隧道的往前推进,数量会呈一分二、二分四的指数式增加),导致隧道内空间非常狭窄,且常常出现直角及以上角度的大幅度转向隧道,导致转向非常困难,同时隧道内道路崎岖不平,常规的移动式小车等辅助设备根本无法适用,这也解释了为何目前的供电箱变大多为固定式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移动方便、转向灵活的适用于矿井隧道的供电箱变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矿井隧道的供电箱变设备,包括箱变,还包括牵引底座,所述箱变安装于所述牵引底座上,所述牵引底座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滚动件,所述牵引底座上设有用来与动力部件相连的受力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万向滚动件为滚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底座至少四角处设有升降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螺杆及支撑底板,所述升降螺杆设于所述牵引底座上,所述支撑底板设于所述升降螺杆下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凸台,所述升降螺杆下端与所述凸台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螺杆上端设有用于旋转升降螺杆的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受力件为受力拉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底座前后两端均向上弯曲形成避让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受力件设于所述牵引底座前后两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底座包括两根并排布置的底梁,所述万向滚动件沿所述底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受力件设于所述底梁上,所述底梁的外侧固设有用于安装升降机构的安装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公开的供电箱变设备,在箱变下部设置牵引底座,牵引底座上设置受力件,可通过矿井隧道现场的动力部件与受力件配套带动箱变移动,从而使得箱变可跟随隧道往前推进,无需过多地延长供电箱变与大型设备之间供电电缆,减少了供电线路上的损耗,也有利于减少设备启动时间以及保证设备额定功率工作,保证采矿设备正常地运行;牵引底座底部安装多个万向滚动件,提高了牵引底座对箱变的支撑能力,利用万向滚动件可360°无死角转动的特性,实现供电箱变设备在隧道矿井道路内的灵活移动和转向,且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供电箱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牵引底座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牵引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8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