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动动画生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7184.1 | 申请日: | 201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7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智轩;徐超;王俊波;武村;王鑫;李翔;孙毛宁;范春燕;金懿;刘瑞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 |
主分类号: | G06T13/40 | 分类号: | G06T13/40;G06T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动 动画 生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动画生成系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互动动画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都要依赖于当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互动动画的产生是伴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及交互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数字化的动画表现形式。互动动画不同于传统动画的艺术形式,它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伴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图形算法高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课题。它综合利用计算机科学、艺术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计算机上生成绚丽多彩的连续的虚拟真实画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个人想象力和艺术才能的新天地。计算机图形学广泛使用于美术和商务艺术应用中。艺术家使用各种计算机方法,包括专用硬件、商业化的软件包、符号数学程序、CAD软件包、桌面出版软件和动画软件来设计物体的外形及描绘物体的运动。
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互动动画生成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动动画生成系统。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互动动画生成系统,包括动画采集模块、动画处理模块、动画存储模块、动画解析模块、动画生成模块、显示模块、动画决策模块和远程操作模块,所述动画采集模块、动画处理模块、动画存储模块、动画解析模块、动画生成模块、显示模块、动画决策模块和远程操作模块依次连接;
所述动画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动画人物的形象特征、语言声音特点;
所述动画处理模块用于将动画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视频和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传送给动画存储模块;
所述动画存储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动画处理模块发送的数字信号;
所述动画解析模块将数字信号解析成至少一个动作单元和一个音包单元,再识别动作单元所代表的动作以及相应的表情,识别音包单元所代表的发音,提取出对应该动作表情以及发音的口型参数;
所述动画生成模块根据动画解析模块提供的相应参数输出该动画制作应用程序;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生成的动画;
所述动画决策模块用于参与动画的情节发展进行选择和控制;
所述远程操作模块用于观众或参数者登录,通过动画决策模块进行相关操作。
进一步,所述动画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动画人物的走、跑、跳以及复杂的运动特征,还包括哭、笑、惊讶、害怕及复杂的表情特征。
进一步,所述显示模块采用LED显示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互动动画的过程的发展可以由观众或是参与者来选择和控制,对于观众或参与者来说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带有一定的可参与性。这种交互动画的创作目的是强调观众或参与者对于动画主题的感受,并且使人和信息,进而是人和人产生互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互动动画生成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互动动画生成系统,包括动画采集模块、动画处理模块、动画存储模块、动画解析模块、动画生成模块、显示模块、动画决策模块和远程操作模块,所述动画采集模块、动画处理模块、动画存储模块、动画解析模块、动画生成模块、显示模块、动画决策模块和远程操作模块依次连接;
所述动画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动画人物的形象特征、语言声音特点;
所述动画处理模块用于将动画采集模块采集到的视频和音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传送给动画存储模块;
所述动画存储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动画处理模块发送的数字信号;
所述动画解析模块将数字信号解析成至少一个动作单元和一个音包单元,再识别动作单元所代表的动作以及相应的表情,识别音包单元所代表的发音,提取出对应该动作表情以及发音的口型参数;
所述动画生成模块根据动画解析模块提供的相应参数输出该动画制作应用程序;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生成的动画;
所述动画决策模块用于参与动画的情节发展进行选择和控制;
所述远程操作模块用于观众或参数者登录,通过动画决策模块进行相关操作。
所述动画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动画人物的走、跑、跳以及复杂的运动特征,还包括哭、笑、惊讶、害怕及复杂的表情特征。
所述显示模块采用LED显示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未经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71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