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冰装置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84719.X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6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林;张玉琢;付东晓;王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1/04 | 分类号: | F25C1/04;F25C1/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具有 制冷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冰装置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冰机手动脱冰结构采用旋钮的控制方式,通过旋钮旋转带动制冰盒旋转后出冰,旋钮需要旋转180°,冰盒才可以将冰脱出,旋转角度大,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冰装置,操作者能方便地操作脱冰。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冰装置,包括操作表面和冰盒,还包括:
至少部分设置于操作表面的施力部件,施力部件受外力作用可自初始位置发生一段行程,外力至少在分力方向上垂直于操作表面,
第一齿轮,与施力部件相连,且可在施力部件作用下绕第一方向的轴旋转,
第二齿轮,配置为与第一齿轮同轴,且可与第一齿轮联动,
第三齿轮,其与第二齿轮啮合,且可绕第二方向的轴旋转,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成一角度,
冰盒的第一端与第三齿轮连接,并可沿第三齿轮的旋转方向发生扭转。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施力部件自初始位置发生的行程与第一齿轮的旋转角度正相关。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制冰装置还包括齿条,其配置于施力部件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二齿轮为斜齿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第三齿轮为斜齿轮。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施力部件包括推杆,推杆可以在垂直于操作平面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施力部件包括推杆,推杆可以绕第三方向的轴旋转,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冰盒的第二端设置复位装置,以对冰盒施加与其形变方向相反的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制冰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操作者可以面朝操作平面施力,符合使用习惯,方便地实现出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冰装置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显示框架);
图2是本发明制冰装置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不显示框架);
图3是本发明制冰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制冰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制冰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不显示框架);
图6是本发明制冰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制冰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制冰装置可安装于制冷设备间室内,可以通过在外侧设置绝热层使其与间室隔热。
该制冰装置还可安装于制冷设备门体上,门体外表面和与间室相邻的内表面之间限定一绝热空间容纳冰盒及制冰机构。脱冰结构的操作部嵌设于门体外表面,操作者对其施加一朝向门体的力,即可实现脱冰。此处,制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冰柜、酒柜、食品陈列柜。
参考图1,制冰装置具有壳体10,壳体10围合限定一容纳腔,冰盒20收容于该容纳腔内。冰盒20可以为一个或以上,本发明以二个冰盒20为例进行说明。冰盒20内具有若干制冰格,过滤水流入制冰格内并经热交换凝结为冰块。
壳体10的一端设置脱冰机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脱冰机构包括嵌设于操作表面的按钮31,操作者通过沿X轴方向施力推压按钮31带动冰盒20脱冰。操作表面可以是制冷设备的外表面,也可以是制冰装置的壳体10外表面,用于安装施力部件以供操作者施力。X轴与操作表面相交,优选的,X轴与操作表面垂直。
参考图1至图4,按钮31朝向制冰装置的一端与推杆32相连。推杆32相对的另一端321为活动端,推杆32可沿X轴运动,直至活动端321与制冰装置的内部框架相抵接。
推杆32上设置齿条33。齿条33可以为推杆32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也可为组装件。齿条33与直齿轮34啮合。当推杆32从初始位置推进时,通过齿条33带动直齿轮34绕Y轴转动。Y轴与X轴垂直。初始位置即推杆32不受推力时的静止位置。推杆32推进的行程与直齿轮34转动的角度成正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47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