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减薄系统无废酸无玻璃渣排放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80984.0 | 申请日: | 2017-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0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周贞锋;董寒杰;应盛荣;姜战;应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3C15/00 | 分类号: | C03C15/00;C01F11/22;C01B33/32;C02F1/66;C02F1/52;C02F103/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 地址: | 324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系统 无废酸无 排放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玻璃减薄系统无废酸无玻璃渣排放的方法,包括:将玻璃减薄后的废酸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固液分离,得到沉淀和滤液;将上述滤液配制成HF含量为10~25%wt、HCl含量为5~15%wt的混合酸液,回用;将上述固体与钙盐溶液和/或氢氧化钙悬浮液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混凝剂和/或絮凝剂,使液相中的固体物沉淀,再经过固液分离。本发明处理方法中,将废酸进行再利用,节约成本,减少了废物的排放,利于环境保护。实现了废酸的循环利用,便于自动化连续化操作。不需要单独处理废酸,大大降低了危废物的处理成本。将玻璃渣进行无害化处理,使之成为一般废弃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减薄中废酸废渣处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玻璃减薄系统无废酸无玻璃渣排放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一直在朝着轻薄化方向发展,所以在移动设备或手持设备的玻璃显示屏生产过程中,有一道玻璃减薄工序,将显示屏玻璃通过化学腐蚀方式使之达到工艺要求的厚度;随着减薄过程的进行,减薄酸液组分与浓度不断变化,当减薄酸液组分与浓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就必须进行更换,否则将严重影响玻璃的减薄效率和品质。因此减薄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含氟废酸。
这些含氟废酸的氢氟酸含量一般在5~10%,其它酸的含量一般在15~30%。由于含氟废酸属于危险废弃物,根据中国的现行法律,危险废弃物需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专项处理,或者产废单位在自己工厂内进行现场处理,使之成为一般废弃物。玻璃减薄企业一般委托具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费用达到5500元/吨;也有玻璃减薄企业将含氟废酸与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混合后用石灰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处理成本达到2000元/吨。上述处理方式浪费了紧缺的氟资源,使用石灰处理的还需要浪费大量的石灰,也给环境治理带来负担。
CN105753211A,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或玻璃减薄生产废酸中氟回收方法与系统,其利用钾盐或钠盐,回收氟硅酸钾或氟硅酸钠产品。该技术所采用的钠盐和钾盐与废酸中的氟硅酸反应时产生了新的废酸液,在第二步时将消耗钙盐或氢氧化钙,使成本增加;如果在产废酸工厂就地处理,由于这些工厂都没有销售氟硅酸钠或氟硅酸钾资质,产出的氟硅酸钠或氟硅酸钾仍然成为危废品;如果外运处理,大多数具备资质的处理企业,只能按照无害化的处理方式处理,仍然不能销售氟硅酸钠或氟硅酸钾产品。因此,该专利技术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由于资质限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较小。
CN102745837A,公开了一种玻璃减薄刻蚀废液进行处理回收利用的方法,其将玻璃减薄刻蚀废液中与碱金属盐混合,使玻璃减薄废液中的氟硅酸生成氟硅酸盐沉淀析出;滤液通过扩散渗析装置,去除溶液中过量的碱金属,之后补加酸液进行回用,氟硅酸盐在于纯碱反应,生成硅胶沉淀以及金属氟化物。该技术所采用的碱金属盐与废酸中的氟硅酸反应时产生了新的废酸液,然后在扩散渗析装置中去除碱金属离子的成本很高;氟硅酸盐分解产生的金属氟化物不能被废酸全部消耗,必须输出部分金属氟化物和全部的硅胶,但如果玻璃减薄企业并没有销售金属氟化物和硅胶的资质,金属氟化物和硅胶就成为新的危废品。因此,该专利技术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由于资质限制,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较小。
上述处理方案,处理成本较高,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较小;并且不能处理玻璃渣这个危险固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玻璃减薄系统无废酸无玻璃渣排放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废酸再利用和玻璃渣无害化处理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玻璃减薄系统无废酸无玻璃渣排放的方法,包括:
将玻璃减薄后的废酸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使所述废酸液混合物中的氟硅酸含量降至0.5~5wt%;之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沉淀和滤液;
将所述滤液与30~65wt%的氢氟酸溶液和20~36wt%的盐酸溶液混合,配制成HF含量为10~25wt%、HCl含量为5~15wt%的混合酸液,回用于玻璃减薄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80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醅的混料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全氟聚醚型导电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